宗内禁地,等闲不能靠近。
当然并不是说太一宗只有这二十一座山峰组成,除了这固定的二十一峰外,凡是修炼到了金丹之上的弟子,皆可向宗门申请一峰独居,届时自有门中老祖大能从太一宗背靠的十万大山中以神通搬来合适的山峰赐下,金丹以上弟子亦可广开山门从内外峰中遴选属意的弟子收入峰中。亦不是所有的真人、道君及老祖都喜欢开山授徒的,那些不收徒的修士一般都喜将山头置的离内外九峰稍远,独居其中,图个清静。
而太一宗的弟子分类大体上与青灵门相差无几,主要分两大类,普通弟子和亲传弟子,其中普通弟子又为内门弟子、外门弟子和杂役弟子。
这也很好理解,就像文明世界的学校,大班教学,有人读普通班视为外门弟子,有人读实验班即为内门弟子,教学质量和资源更多。而还有一些人呢,跟一个固定导师,接人家衣钵的亲传弟子,就不跟大班上课学习了嘛。
太一宗泱泱大派,外门弟子上万,内门弟子几千,想在这其中显露头角,得到高阶修士的青眼着实困难。而没有师承的弟子,就算入了内门,也多要靠自己,修炼不易。
故而平日内外门弟子也都尽量寻求自己擅长之处,早早定下修行之路,择适宜的内外九峰而居,以求增加一些被高阶修士注意到的几率。
例如擅炼器者都聚于见器峰、演器峰,擅灵符者皆居于见符峰、演符峰,诸如此类。
谢岚岚初次听闻太一内外九峰的时候,暗搓搓的笑了一阵,心道怎么就不叫“见剑峰”呢,“贱贱峰”,又贱又疯,多有趣。
当然见识过剑修一剑破山一剑裂地的强横实力后,谢岚岚这些想法也只能暗搓搓的想想了。
谢岚岚私以为,比青灵门更能显示太一无极宗第一宗门地位的,是它的月例。
太一宗内门弟子每月可领五块下品灵石、三十粒养气丹;外门弟子一月两块下品灵石、十五养气丹;杂役弟子一块下品灵石,三粒养气丹。
由于亲传弟子和核心弟子本质上仍属于内门弟子,故在月俸上并无出入。当然,有了师承的弟子,师傅平日赐下的丹药、法器等,也不是区区内门弟子月俸可相提并论的。另外核心弟子可随意出入藏书楼,可使用内外九峰间的传送阵,且每十年有重大贡献者可入三主峰一观,这些优待都是其他弟子不能比拟的。
“岚岚,”李婉娘笑吟吟的拉了谢岚岚的手,“你又发什么呆呢?还不快点,学堂就要开始授课了。”
谢岚岚冲李婉娘笑了笑,跟着她往外事峰中峰的学堂走去。
太一宗的对于新近弟子的教授也与青灵门不同,新进弟子入门都居于外事峰下山谷中,在中峰上学堂。
学堂有专门教读书识字的先生,也有讲引气入体的炼气师兄师姐,还有讲解修真六艺入门的筑基师叔,甚至还有讲习凡间琴棋书画的讲师。
这些课堂的主要存在目的,就在于引导新弟子决定以后要走的修真之路。
要做一个专精于法术的法修,或是以丹入道的丹修,抑或是只用剑、只修剑的剑修,当然也有习剑用符也炼阵的杂学家,即为真修。
弟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课程,待到选好了自己要走的路,就可以在外事峰登记搬去相应的外九峰,自此,才算正式踏入太一无极宗的大门。
当日青灵门众弟子到太一宗后,除了达到条件可直入内门的弟子和单灵根的弟子被直接带入内门外,其余新旧弟子皆被带到了外事峰底山谷中,重新测定了灵根资质,分配去处。
要说大宗门的条件和底蕴真不是小地方小宗门可以比拟的,随随便便拿出个测灵盘,都比青灵门高档许多。
一个两个巴掌大小的罗盘,分刻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对应灵根处还分别镶着十颗灵珠,可以根据灵根测定时亮起的灵珠个数,具体的测出灵根好坏。十成为满,七成以上为上等资质,五成以下为下等。
那刘彩凤虽被青灵门的澜水真人厌弃,但又未做什么实质的叛门行为,甫一入太一宗测了灵根,发现居然是九成半的上上等资质,立马就被一个筑基师兄直接带走了,想来天灵根在哪儿都稀罕,大约是直入内门或是被那个真人道君看中收走了。
谢岚岚测得水火灵根,水火分别为八成,实在有些尴尬。
多灵根的修士修炼时,都是以自身强势的灵根为主,其余灵根为辅;辅助灵根越少,自然阻碍也越少,本来双灵根或三灵根,之所以修炼快于四、五灵根,就是因其阻碍较少。若双灵根者两灵根强弱分明,以强势灵根为主修炼,未必就比不得单灵根;但像谢岚岚这样双灵根明明资质很好,却相克、又平均,也着实让测灵根的师叔纠结了一把。
不过谢岚岚倒不甚在意,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自从飞往中元洲路上的一场顿悟,谢岚岚的心境也豁达了许多。
且到了太一宗之后,大家住的实在临近,谢岚岚这两年还逐渐交到朋友。其中最为难得的便是这李婉娘,大家出自同村,又同样来自旧日青灵门,日常上学堂里也同出同进,感情十分要好,像真的姐妹一般。
第10章 外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