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但魏王假逼迫魏王增篡位,却是带着文武大臣,要誓死保卫大梁城,他亲自在城墙上督战,准备与大梁城同归于尽,说是他魏王假得不到的东西,秦国休要得到。
      接着,王贲躬身道:大将军,依末将看来,直接攻城,屠了这些冥顽不灵,看不清大势的
      这种人,即便留下来,最后依旧是大秦的麻烦。
      张赫问道:可大梁城四周护城河宽阔,据得来的情报,河深两丈,宽十丈,城墙到护城河距离五百米。
      咱们在护城河以外进攻的话,大弩和投石机,射程不够。
      即便花费大代价,跨过护城河,大梁城城厚墙高,想要强硬攻城,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因为咱们灭魏只是捎带的,进攻寿春才是真正的目的。
      李信道:大将军,要不让末将去斩首?再捉一个魏王假,和赵王迁凑成一对
      张赫看了一眼李信,你这是上瘾了?
      怎么进入大梁城?上次进入邯郸,那就是一个意外,你还想复制?张赫皱眉问道。
      李信:
      羌?道:那就围城,围上几个月,城内没有吃的,饿死他们。
      张赫:不考虑老百姓吗?那些士兵肯定饿不死,但老百姓肯定会首先饿死。
      杨端和道:那怎么办,魏王假这个蠢货,不赶紧投降,竟然
      王贲咬牙,好久之后,说道:那就效仿白起将军的水战法,白起将军当年水淹郢都,今日咱们水淹大梁。
      张赫嘴角抽了一下,这货还是想到了用水战,只是利用水战,真的有伤天和。
      更何况,水战之后,大梁这座春秋战国史上最繁华的城市,就废掉了。
      张赫还指望着,大梁将要成为大秦最大的商都,因为这里水系发达,托魏惠王的福,修建了历史上的最著名的战争利器和商运快捷的运河鸿沟。
      鸿沟自荥阳以下引黄河水为源头,向东流经中牟,大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然后将整个四通八达的淮河水系连接在一起,构成了鸿沟水系。
      而且,最让人得意的是,这鸿沟水系,还有圃田泽调节,水量充沛,水位稳定法,是最理想的运河。
      并且淮河经过邗沟,与长江连同,可以说,这天鸿沟北通黄河,南通长江,将北方和南方连接在一起。
      现在你给我整个水淹大梁,那这么好的运河,就会被你干废了,这条运河的南边就是寿春啊,大哥,咱们还要进攻寿春,那这条河就是咱们抵达寿春最快的绿色通道。
      不过他刚才就是为了忽悠王贲,首先提出这种水战的的战法,只是实行与否,还要看自己的计划能不能行通。
      实在是行不通的话,那只能水淹大梁了,不过这个锅他张赫可不想背。
      灭魏之战的功劳,张赫也不想拿。
      他是从后世来的,知道中华战争史上,共有四次死伤极其惨重的水攻大战,分别是白起水淹郢都,王贲水淹大梁,关羽水淹樊城,还有就是近现代花园口决堤。
      每一次利用水战,都是造成了数十万人丧生,因此,利用水战,是万不得已的战术,也是惨绝人寰的战术。
      张赫脸上露出了笑容,就等王贲开这个口了,灭魏之功,非你莫属,后世的骂名,你也背定了。
      张赫一拍大腿,大笑道:好主意,这个效果最明显,而且还不会拖延时间。
      王将军和王翦老将军果然是一脉相传,智慧无双,水淹大梁,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完成,甚合我意,甚合我意,此事就如此办吧!
      接着张赫寻找了半天,问道:休呢?
      休从人群中钻了出来,道:大将军,有何吩咐?
      发动大梁城内一切可用力量,大力宣传,秦军要水淹大梁城,城内老百姓不想被淹死的,就往高处跑,或者往城外跑也行大秦已经承诺了,只要从城内逃出来的百姓,每人可分两亩田地,一家完整逃出来的,分一头耕牛。
      大王仁慈,爱民如子!众将领躬身道。
      只是,王贲越想越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对了,水淹之法,张赫老早就在飞狐口用过。
      这次竟然没想起来,怎么可能啊?
      突然,他想起了父亲王翦,为了避免灭赵之功,就在快要攻破邯郸的时候,退出了,但最后灭赵之功,又回到了他们王家。
      这次自己出了这个主意,岂不是灭魏之功,又要回到王家了?
      父亲说,功高盖主,自古以来如此。
      王家要是立功太多,即便秦王不会在意,但朝中的那些贵族和大臣们,会嫉妒他们王家的功劳,白起大将军就是前车之鉴。
      到时候,王家会成为众矢之的。
      王贲幽怨地看向了张赫,无奈的摇摇头,年纪轻轻,这般阴险,何必呢?

第238章 坑怀了王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