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韩非以法舌战儒墨[2/2页]

我,开局辅佐嬴政,成为六国公敌 一叶瓜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
      不过伏念先生还是彬彬有礼地拱手:愿闻其详!
      能和韩非先生讨教,是在下的福气。
      韩非朝着所有儒家弟子行了一礼,说道:在下师从荀子老夫子,算是儒门中学生,但我韩非为何又去研究了法家思想?还反对儒家思想?
      我韩非并非欺师灭祖之辈,只是因为儒家重仁礼,而仁礼不能使国家强大,更不能使臣民富足。
      管仲曾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先解决衣食问题,才能解决礼节荣辱问题,这是必然的,是历史发展的经验。
      儒家提倡人人生来平等,却又提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又是自相矛盾的,当为天下人所不齿,这是为贵族阶层留下了后路,君上贵族,就可以肆意乱为甚至祸国殃民。
      如此,国不治,民不安,伏念先生,这不是国家祸乱之源是什么?
      伏念:
      这一刻,韩非抬起了脑袋,十分自信地大声说道:法者言,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如此,天下人人平等,遵守律法,上可治君臣,下可束匹夫,则国安民治,国富民强。
      伏念以及儒家门生,皆是目瞪口呆,这个欺师灭祖的玩意,竟然把儒家学说喷的渣都不剩。
      伏念气恼,怒道:韩非,法治太过荒唐,一个国家,由君主,大臣,贵族,以及臣民等组成,你说人人有私心,你这不是把贵族和权贵们逼上了死路吗,他们作为权力的执行者,岂能自己割了自己?
      施行法家理念,必须要由贵族和君主施行,你如何能让这些人自愿,你这也是异想天开。
      以法取代礼,将会天下大乱,人人心中无礼,只有畏惧法,权贵人人自危,百姓人人自危,谁还专心做事?
      礼从远古流传至今,而不曾在历史上泯灭,自然有礼存在的道理,如何能以法废礼?这是可笑的
      韩非大笑道:伏念先生,我给您讲个故事
      曾经的宋国,有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刚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一旦年景不好,就会饿肚子,但又懒又胆小怕事,就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还总想着意外来财。
      有一天,他在田间耕作,奇迹终于是发生了,一只野兔受惊,跑到田地边的木桩上撞死了,这个农夫就饱餐一顿,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想种地了,一天到晚,就守着那个木桩,等待奇迹出现
      韩非讲完故事,伏念脸色铁青,胸口起伏不定,大家都是读书人,也不是笨蛋,何尝听不出来,韩非这厮在骂儒家不知变通,死守着前人的经验度日子。
      张赫嘴角抽抽,这个故事叫守株待兔,他上辈子就学过。
      而且这个故事,就是韩非这家伙编出来的,他编造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为了讽刺儒家以及墨家,就知道复古守礼,不知变通,是愚蠢的人。
      韩非,莫要过分,儒家之言,被天下学子奉为经典,教导臣民向善,要讲言而有信之人,奉行礼仪之邦,却被你说成是守旧的愚蠢之人,实乃无稽之谈。
      韩非,你曾作为儒家弟子,却是只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就敢口出狂言,侮蔑儒家先贤的言论和理念
      法家有的,儒家有,法家没有的,儒家也有,儒家兼容天下,包含广泛,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用道德礼仪约束臣民,儒家讲求的是中庸思想,是温和的手段。
      我儒家也是讲大一统,更讲君臣父子,只有温和的手段,中庸的思想,才能绵延千古,老师曾说: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韩非你作为老师的学生,大逆不道
      韩非淡淡地说道:呵,学生不是大逆不道,而是具有革新的精神,只有不断革新,才是长久之计,一个守旧的理念,是不可能绵延千古的。
      韩非就想问问,儒家不能让一个国家强大,臣民富足,如何绵延千古?
      众人:

第149章 韩非以法舌战儒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