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梦想开拖拉机的少女[1/2页]

芳菲与城 清扬婉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工作不忙时,林琅就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她读的是一本《美学用语字典》,手边还放着一本《视觉中国》。小姜凑过头来,看清了书名,好奇地问:“怎么又喜欢看这种书?看得这么入迷。”
      小姜用了一个“又”,因为以前有一段时间,林琅还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最后还悄没声地考了个心理咨询师的证。
      “这是色彩搭配师资格证的专业书,我想考个证。”
      “考这个干嘛?咱们这工作,又用不着。”小姜虽然比林琅年轻,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躺平”少女,只求工作无功无过,旱涝保收,挣点钱当零花,独生女,父母给全款买了套房,自己挣点钱当零花,有个男朋友宠着,日子悠哉,哪里知道人间疾苦。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小姜调侃:“跟我妈一样,我妈就爱把买菜回来的塑料袋,购物回来的各种精美纸袋收集起来,塞得到处都是,我说那些袋子和家里的垃圾桶大小不一,纸袋也大都没有用武之地,放着还占地方,我妈就爱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林琅笑了:“这么说,我考的这些证就是那些和垃圾桶不配套的塑料袋?”
      小姜知道林琅不会真的生气,打趣道:“那不能够。你的心理咨询师的证还是挺有用的,上次我和男朋友闹分手心情不好,还是你这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解了我。所以你跟我妈说得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林琅的证书可不止心理咨询师,她有个毛病,心情不好就考考证,刚生了孩子那段时间,她还考了个营养搭配师的证书,产后修复去练瑜伽,顺便又考了个瑜伽教师的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厨师证也是有的,小姜管她叫考证狂魔,前夫则管这种行为叫神经病,她懒得与他理论,爱学习还有错?
      天渐渐热起来了,还有几日就立夏了。下了班,她从幼儿园接了雅雅,带她去附近的一家商场买了几件夏装,给父母也选了几件。看到漂亮的女装,林琅犹豫了几秒,还是走开了。生活叫这个爱美的女人也变得精打细算起来。
      五一长假第一天,母亲做了一桌饭菜,叫儿女们回家吃饭。
      林琅刚到父母家小区门口停好车,看到哥嫂也到了。他们从一辆崭新的奥迪车里下来,嫂子用一个手撑着后腰,其实也才怀孕四个月,并没显怀。
      这是上次嫂子讽刺林琅“向娘家伸手”后首次见面,其实第二天嫂子就打电话向她道歉了,说自己说话口没遮拦,叫林琅别往心里去,林琅自然不会不依不饶,她一笑了之,再见面两人都像没事人一样,楚清是个性格外放的,心里有话藏不住,但说完就算,转头又笑嘻嘻的,亲昵地和林琅母女俩打招呼。
      哥哥的车崭新锃亮,停在那里非常醒目。
      果果姐姐很大方地邀请雅雅:“等会儿我们坐我家的新车去游乐场玩。”
      进了家门,饭菜已上桌,母亲坐在沙发上,轻轻地用手捶着后背。
      林琅走过去询问,母亲只说腰疼,茶几上有一盒才拆开的筋骨贴,她让林琅给她贴上。
      人上了年纪各器官老化,身上有些病痛难免,母亲这腰疼有一两年了,检查过,说是腰肌劳损,贴一贴膏药吃点药好一点,劳累了又严重点。林琅说:“再去医院查一查?”
      “不去不去,我不爱去医院排队,没啥大毛病。”老人总是有些讳疾忌医的。
      吃饭的时候,楚清胃口大开,尤其爱吃婆婆做的酸辣白菜。林琛喜滋滋地说:“酸儿辣女,我看清清这次能生个男孩。”
      林教授颇感欣慰,喜上眉梢:“好!好好休养,生下来我们给你带,你妈最喜欢孩子了。”
      母亲没讲话,默默地吃饭。饭桌上,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果果一直挑三拣四,胃口不佳,母亲就耐心劝孩子吃菜喝汤。
      吃罢饭,楚清到客房休息,对林琛指点:“到时把这个房子再收拾收拾,把这个椅子和柜子搬出去,可以再放个婴儿床,我坐月子就在爸妈这边,到时妈照顾我月子也方便,不用来回跑。”林琛点头称是。
      说罢,楚清又探头出来,问婆婆:“妈,你说坐月子在这边,还是在我们那边房子?我觉得住回来方便,你不用操心我爸,还得来回跑。”
      母亲怔了一下,像是在思考,几秒钟后,才缓缓地说:“现在的月子中心很方便月子餐营养搭配吃得好,月嫂把孩子和大人都照顾了,隔壁你们李叔儿媳妇就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的,我们去看过,环境和服务都好,到时我给你联系,这钱我出。”
      月子中心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了,楚清当然知道月子中心的好,但是这话从婆婆嘴里说出来,她有点意外,老一辈多是省吃俭用,婆婆更是过过苦日子,是个精打细算的人,她怎么忽然开窍了,让月子中心把这钱赚了去?楚清笑笑:“月子中心当然好,妈想得周到。”
      倒是林教授有异议:“钱多得没处花了?老李家儿媳妇那个月子中心,死贵死贵,听老李说,他那孙子被抱去洗澡,第二天就发烧了。”
      “小孩子头疼脑热很正常,自己带孩子就能保证不生病?”
      “外人哪有自家人管得精细。”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没再说话。
      果果仍奄奄地歪在沙发上,雅雅拉她出去玩也不肯动。雅雅就来告状:“姐姐不跟我玩。”
      母亲过去调解,一拉果果的胳膊,摸着滚烫,再摸摸头,八成是发烧了。
      母亲把孙女抱在怀里,对父亲说:“老林,你把温度计拿来,在书房书架靠窗户的那个抽屉里。”
      林琅和林琛一听,都急着去拿,被母亲制止了:“让他去拿,他知道。”
      林教授也关心孙女,忙去书房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母亲叹气,只好亲自去找,温度计不就放在她说的地方吗?怎么这么笨?她拿温度计给孩子量了体温,38度了。
      林琛夫妻俩都有点慌,商量着要去医院,果果难受,不想动弹,又害怕去医院要打针,哭起来。奶奶安抚孩子:“不怕不怕,不用打针,物理降温,吃点退烧药就好了。”
      孩子听成“屋里降温”,认为不用去医院打针了,马上不哭了。
      “家里有美林没?能不能吃?”林琅记起有一次雅雅在父母家发烧,她出去买的美林,吃了马上就退烧了。
  &nb

第十三章 梦想开拖拉机的少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