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丁谓在扳倒寇准后,并没得意多久。
乾兴元年六月,丁谓便会因为包庇内侍太监包庇雷允恭一事,被贬去了崖州,他的四个儿子全部被降黜,家产被抄没。
一代权相就此退出大宋政治舞台。
如今已经是四月,最多不到两个月时间,丁谓就得下课,这种情况下,林小寒自然不惧丁谓,对于丁谓的儿子,更是不用在意。
当然,此事只有林小寒知道,旁人是一无所知。
如今丁谓在朝中可谓是大权在握,风头一时无二,谁会去无端得罪这位丁相公。
原本丁衙内呵斥几名贼配军,这些前院里前来寻欢作乐的客人们只是在旁看着热闹,顺便嘲讽一番几个贼配军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丁衙内,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谁也没料到,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站出来替三个贼配军出头。
丁衙内也愣住了,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官人……”赵香香正想替林小寒打个圆场,就见林小寒朝她摆了摆手,示意无须担心。
随后林小寒不等丁衙内说话,继续开口喷道:“有道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丁衙内倒是醉生梦死,大方的紧,祖宗留下的幽云十六州说不要就不要了,如此慷慨的拱手将其让于辽人,却不知辽人与了你多少好处?”
丁衙内的脸瞬间便黑了,气得手指林小寒:“你是何人?安敢如此胡说八道,羞辱本衙内?”
“呵呵,丁衙内还真是贵人多忘事。衙内莫非忘了,那日我与兄长来香香爱卿的小院,衙内可是也在场的。好教衙内知晓,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汴京林小寒便是!”
“林小寒?”丁衙内愣了下,旋即眼睛圆瞪,“你汴京林家二郎?”
“不错,正是某。”
丁衙内仔细打量一遍林小寒,终于确认眼前这位少年郎,便是那日在赵香香小院中,连续做出三首千古名词,从而名动汴京的林家二郎,林大暑的弟弟。
他脸色愈发难看了。
而小院内的一众宾客,听闻林小寒自报家门后,却是躁动了起来。
林小寒林三词的大名,众人可是如雷贯耳。
如同当初贡院外那些举子们一般,对林小寒崇拜有加者,不在少数。
若非众人顾忌丁衙内,说不得这会便得一拥而上,瞻仰瞻仰大名鼎鼎的林三词了。
即便如此,小院内所有人的目光也都投了过来,关注着林小寒与丁衙内的一言一行。
丁衙内知道林小寒的身份后,压了压心头火气,开口问道:“林二郎,本衙内与你无冤无仇,你这般恶语相向又是何意?难道你与这三名贼配军有旧?”
即便丁衙内因为各种原因,与林家并不对付,但他也知道林小寒今非昔比,如今在汴京士林之中名声大噪,所以他也不想与林小寒交恶,免得引来士林非议。
林小寒摇摇头:“不认识。”
丁衙内深吸口气:“既然不认识,林二郎又为何替这三人出头?”
“路见不平,
第127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