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刘啊,这次真的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现在不仅在扫厕所,还在关禁闭呢。
      曾经我当厂长的时候,那么多人对着我巴结奉承现在一个个恨不得在我头上拉屎撒尿。
      老祖宗说的没错呀,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休息天老厂长把刘光福请到了自己家里。
      表示要做一顿好的,感谢感谢他。
      “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之常态,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
      刘光福觉得这一切完全可以理解,这种事情算什么,在未来多的是。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你落魄了,就别想让别人用你在辉煌的时候的态度对你。
      心态放平和一点,否则心理落差太大。
      “你说的没错呀,看来我还是修行不到位,这么多年的厂长当下来好像我的确也有点忘记初心了,如今这样也好。”
      杨厂长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
      “老领导啊,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
      对了,我记得你那个小儿子现在应该读初中了吧。”
      “是的,读初中了,再过两年,应该要下放到农村去了,现在厂里面工作太难找了,如果是以前的话,我还能帮帮他,现在真的是帮不到他。”
      想起自己的儿子,他就揪心。
      谁会想着让自己还在读初中的孩子,跑到一个远离自己的山里面去。
      虽然说需要用思想武装大脑,用劳动强壮身体。
      但为人父母的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过得太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这几年增加的工作岗位,新开的工厂并不是很多。
      而当年建国以后,疯狂生出来的那些孩子,现在也都差不多可以参加工作了。
      说到底还是工业化不够彻底吧。
      这件事情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做好的。”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知青不就是因为城里面的工作岗位不够了嘛。
      与其让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城里面变成胡同串子,还不如让他们去农村里劳动劳动,体会一下当农民的艰苦生活。
      一方面可以解决粮食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城市人口过量的问题。
      “你说的对呀,就像我们厂,自从五六年和五八年疯狂的扩张了一下,一直到现在以来就没有增加过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了。
      其实我对我儿子还不是很担心,对我的女儿才最担心。
      男孩子嘛,出去锻炼锻炼,离开父母,反而是件好事。
      可是一个女孩子,你说让我不操心,那是不可能的呀。
      她去年就高中毕业了,本来去年,街道办坐到我这里来动员过的。
      当时我没答应,可是前几天又来了。
      还直接把报名表格给我了,让我填好,下个礼拜我给他交过去。
      这是强制让我女儿下乡啊。
      而且我听说这一批下乡的地方,是在黄土高原。
      那里真的太苦了,我舍不得。”
      说到自己的女儿,老杨厂长更是愁容满面。
      男孩子在外面被人给欺负了,顶多是受些皮肉伤。
      而且从小男孩子接受的教育都是坚强,忍耐,动不动就是要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nb

第122章 杨厂长的忧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