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这些小把戏,面现不屑之色,却瞥到太后脸上却现出几丝柔和。
经花雨提醒后,淑妃似是才发现太后娘娘与皇上,皇后还在身边站着,忙转身行礼。
皇后刚欲叱她来的晚了,不懂礼数,却未料到太后看到淑妃匆忙而来的模样,却对着淑妃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转过头来又没好气的对着皇后淡淡道:“皇后,你是后宫之主,应当为整个后宫做出典范!九阳宫走水这么大的事儿,你却来的比我这个老太婆还要晚,果真是忙的不可开交吗?”
这几句话一说,皇后顿时心中一惊,她来不及去看一边的淑妃是怎样幸灾乐祸的表情,只匆匆的看了一眼皇上,果然,皇上微微皱起了眉,眸里的光深不见底。
皇后忙躬身行礼。
“太后宽恕,臣妾本是已睡下了,宫人来报后,便立时起身奔至九阳宫,怎敢有一丝耽搁?”
“立时起身?哼!”
太后却根本不听她的解释。
她老了,后宫之中大小事宜平日里也尽有人管着,她只潜心礼佛,希望佛祖保佑江山,保佑儿孙,因此,整个后宫,可以说,没有人比她更重视这九阳宫了。
今夜却不知何缘故,一向小心烛火的九阳宫却突然走水,本来就让她心中已是不安,再看皇后姗姗来迟也便罢了,还锦衣玉佩,妆扮的一丝不差,想来定是得知消息后不紧不慢的梳妆完才赶过来的,有了淑妃那明显匆忙赶来的模样做上对比,太后心中愈发不痛快了。
皇后此时怎能不知太后生气在何处,她也只能一边在心底暗骂淑妃,一边拿眼悄悄看向皇上。
却见皇上听了太后的话,果然轻飘飘的瞟了皇后一眼,而后双眉皱的愈发深了起来。
皇后心中立时不安了,却又无从再解释,只得更加恭顺的低下头。
淑妃冷眼看着,心中却是得意至极,扭腰至皇上身边,挽住皇上手臂,看着漫天火焰,娇声道:“圣上,这九阳宫的火势如此凶猛,也不知伤到人没,那引起火灾的原因,圣上可要彻查呢!”
皇上微笑着侧过头看了淑妃一眼,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柔声道:“还是你心思周到。”
皇后只觉那一声温柔像一根刺,夹杂着悲伤缓缓的扎进心底。
她死死按住心中的嫉妒,深吸了几口气,平复着情绪,默不作声。
又过了一会儿,待火势大部分都已被控制住了,太后这才愿意回宫去休息。
见得太后离去了,淑妃也一脸体贴的挽着皇上柔声道:“圣上,您看,夜已深了,这边还有皇后娘娘在主持大局呢,您明日还要早朝,不如去臣妾宫里歇息着吧,臣妾那里日日都为您留备了参汤,您喝一点儿,再好生的睡一觉,明日才能精神百倍的处理国事啊……”
皇上赞赏的看了淑妃一眼,接着转过头,对皇后淡淡道:“皇后,这里余下的事就交给你了。”
皇后看了一眼笑得千娇百媚又分外得意的淑妃,只咬了咬牙,低下头无比柔顺的行礼应了下来,而后眼睁睁的看着淑妃带着皇上离开了九阳宫。
这一场大火直烧至天明,临近天明时分,下了一场秋雨,浠浠沥沥的雨,落在一片残塬废墟上,烧的焦黑的宫殿,半点也看不出原本的面貌,只余下一堆灰烬。
原本九阳宫里的宫人也尽烧死了几个,烧成一团灰的尸体,也看不出到底是谁,只说偏房里有几具尸体,负责查察的官员清点了余下幸存的宫人,对了名单,一共二十二人,烧死了六人,其他人皆无大的损伤,写了份折子,而后上报给了皇上与皇后。
至于火因,查来查去,查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概守夜的官人不小心倾覆了火烛,因为现场并无任何纵火痕迹。
皇上看过折子后不置可否。
皇后却是细细看了一遍后,心底犹疑了一下,抬眉问向负责的官员,死的那六人却是谁。
那官员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端坐的两人,稍犹豫了一下方才道:“回禀皇后娘娘,烧死的六人中,有五人是原本九阳宫里负责值扫的老宫人,那夜大概都在偏殿守夜值勤,另一人……”
皇后的心提了一下,她心里有个名字,此刻她希望那个名字下一时就立马出现在官员口中。
她不自觉的稍向前倾了倾身,紧紧的盯着他,问:“是谁?”
那官员又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手里转动的茶杯,皇后则睁着双眼死死的盯着他,他立时后背汗出,赶紧又低下了脑袋。
“回禀皇后娘娘,据下臣清点人数后,另一人乃是奉圣上旨意,暂居九阳宫,为阵亡将士诵经礼佛的前杨盛将军之女,杨初辰!”
“哦,是她啊……”
皇后心中松了一口气,松了脊背,端坐回去。
第58章 走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