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一七章 签订协议[2/2页]

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 故园三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大型跨国集团,要凑出那么多钱来也有着一定的压力。
      先货后款,赚到钱了再来结算,这样就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了。
      大多数时候,生意都是这样做的。
      至于天元口罩厂提出来的签订三个月十亿口罩供货合同的要求,他们倒是没有意见,这让米勒很诧异:
      “三个月后,疫情都要消失了,我们还要那么多口罩做什么?”
      总部那边的人叹息:“你不知道现在这边疫情有多可怕,三个月后,疫情不可能消失,只会更加严重。”
      米勒看过新闻,但是,新闻这种东西在传播的过程中本来就会失真,通过新闻来了解这个世界,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够。
      而且疫情是一天比一天厉害,一天前令人感觉震撼的数据,第二天又会被更震撼的数据给刷新。
      疫情在那边的爆发比所有人预判的都要严重。
      可以说是一天一个预判。
      虽然在华夏国内有些人对他们相当的乐观,可是在他们那边有很多人已经很悲观了。
      米勒听到总部的人那么说,才意识到情况应该很糟糕了。
      他没有问为什么集团觉得疫情控制不住却不去投资口罩厂,因为他知道,口罩这种东西,华夏人生产能够赚到钱,他们生产只会赔钱。
      哪怕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建立起生产线来生产这个也会赔钱。
      没有配套的产业链,弄这个的成本太大了,远不如直接从华夏进口。
      和总部那边探讨了一个多小时,总部给他的命令就是可以接受对方的报价,以最快的速度弄到口罩,直接从鹏城空运过去。
      当然,能够弄到更优惠的价格,总部也会给予他相应的奖励。
      ——需要一件物事的时候,那是讲不了价格的。
      当初华夏疫情爆发,急需口罩,那些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以及企业家把所有能购买到的口罩以及相应的医疗物资都买下来寄回去,把那些物资的价格买得爆涨几倍到十几倍。
      那个时候,也没有人去管价格。
      现在那边的情况差不多。
      要说有差别的就是,那个时候华夏全球扫货式购买,也买不齐那些东西。
      而现在,华夏这边产能爆发,他们只要想买,就可以购买到足够的物资。
      这也是华夏对全球抗疫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第二天,米勒又来到了天元口罩厂,经过又一次的讨价还价,终于签订了一份三个月供应十亿个口罩的大单。
      天元口罩厂的口罩通过了他们那边的标准,运过去就可以上市销售,所以优先考虑的就是天元口罩厂的口罩。
      单个口罩的价格象征性的降低了两分,但是比天元口罩厂现在的销售价格还要高,接近于现在的市面零售价格。
      对于这样的价格,柳青还是挺满意的。
      因为现在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也在降低,隔几天一个价,隔几天一个价。
      而他们签订的是保价合同,三个月内供应的十亿个口罩都是这个价格。
      为了加大对方的违约成本,柳青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先打一个亿到天元口罩厂账户作为订金,这笔订金抵消最后一笔货款。

第四一七章 签订协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