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子匍匐在地,见来人气度不凡,且身上衣物豪奢,心下算计,只觉与二人不能硬碰硬,于是那哥哥也干脆趴在地上,说的深恶痛绝。
他喋喋不休,良久,谢清允忍受不住,眼眸微眯凝着他道,“你就不能说重点吗?”语罢,又是一脚揣在男子身上。
周青时见状,心道这女子喝醉酒怎的脾气见长也就罢了,竟连力气也这般大。
于是,那哥哥又将方才一席话,简短概括为,他弟弟在酒楼干着杂役,觊觎一位外地来到此处的姑娘,见她独自一人便对那女子有些肖想,但碍于人家怀有身孕也没有做其他,可有一日弟弟在酒楼喝多了,便欺辱了那女子,最后容他反应过来时,那女子满身是血,活活痛晕过去。
“我那弟弟平日就不成事,见状慌了手脚脑子不清醒就跑了,最后将我带到巷子里,我二人见女子已然没了动静,就打算将女子埋在郊外,可前段时日我弟弟总是梦魇,随后我们便去了一趟郊外,想给那女子烧些纸钱,可发现原本埋了人的地方土全被挖了出来,里面空无一人,于是我们便想到‘诈尸,于是这几日都偷偷来这里烧纸。”
他最后几乎是痛哭流涕说完的,他弟弟还在一旁附和着,二人一来一回,说的是有多离奇就有多离奇,有多愧疚就有多愧疚。
他们哭声之大,谢清允听着就心烦意乱,随后道,“你们可有打听过人家家中情况如何,事发之后可有送去些赔偿?”
闻言,兄弟二人面面相觑,那哥哥再度开口道,“打听了,那女子姓苏,是外地人,所以赔偿就……”
男子话音刚落,方才抬起头来,谢清允便又是一脚踹在他脸上,女子眸光锐利,好似换了一个人般,“你方才说,她叫什么?”
那弟弟看了眼倒在地上的哥哥,随后看着谢清允不自觉发颤,“好像是叫,苏,苏,苏应蓉,洛阳来的……”
他话还未说完,谢清允又是一脚踹在男子胸口,力道之大,男子仰趴在地上,双手捂住胸口。趁着渐渐暗下的火光,谢清允眉目冷凝,向着角落的男子走去,咬牙道,“你们可知她是何人?你们竟敢这般欺辱她!”
说话间,她已然拔出藏在腰间的短刀,锋利的刀面反射出跳跃的火焰,周青时见状上前拉住她,附耳说道,“杀人偿命,不可冲动!”
闻言,谢清允陡然转头凝着周青时,“他们这般无耻,怎可饶过!”
“你就这样杀了他,那你和这些人有什么分别?”
谢清允睨着他,面色冷沉,随后将手中的匕首扔到他怀里,“那你来。”
语罢,她往后退了几步,站在周青时后面,她朝着那两人抬了抬下颚。
周青时看着她,问道,“如何?”
“阉了。”
……
回去的路上,一路无话,到了谢府,谢清允去了阁楼,周青时也同她一道过去。
到了二楼,正好看见侍女从苏应蓉房里出来,见到来人,她行礼,“老爷,小姐。”
谢清允点点头,目光看向无任何光亮投射出来的房门,“睡了吗?”
“回小姐,姑娘睡了。”
“今日情况可有好些?”
侍女有些为难的摇摇头,“还是老样子,除了睡着其余情况都很闹腾,一直嚷嚷着让奴婢们放她回去。”
谢清允点点头道,“你先退下吧。”
随后,她又转头看了眼周青时,周青时了然,遂立在长廊等她。
谢清允推开门走了进去,趁着月光,谢清允看清床榻上挟着被子酣睡的女子,她放缓脚步走到榻边坐了下来。
月光下,女子的脸色泛着病态的苍白,原先的鹅蛋脸瘦的成了锥子型,就算是睡着,她也紧紧抱着自己的双手,呈现出一副防御的姿态。
她很单薄,谢清允叹了声气后,想要替她将被衾往上移一些,然而双手刚碰到被衾,床榻上的女子霍然睁开双眼,双眸放光,警惕的盯着面前的女子。
谢清允一时顿住,冲她笑了笑,轻声道,“我只是想替你捏紧被衾。”
她不知苏应蓉究竟有没有听清,因为女子的神情丝毫没有因为方才的话而放松一些。
忽然,床榻上的女子坐了起来,拽住面前人欲收回的手,张嘴狠狠咬住,谢清允吃痛,却任凭着伤口渗出点点血腥。
最后痛的她感觉那块肉就要掉下来时,苏应蓉又松开了嘴,谢清允瞥她一眼,终究没有说出任何怪罪的话,扶着她的双肩让她躺平,随后说道,“你好生休息吧,我明日再来看你。”
推开门之际,她又停下动作,侧头留下一句话,“我不会让那些伤害你的人好过的。”
随后她不再多留,直到门重新合上,床榻上的女子才咬住自己的手,低低哭了起来……
周青时还留在屋外候着她,瞥到她手上鲜明的牙印,他也没有多问,二人倚着栏杆闲聊起来。
“我以为她成如今这副模样,正好解你心头之恨。”
已过了四更,夜幕中的金陵灯火渐暗。
“她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顿了顿,又说道,“我从没想过要以这样的方式报复她。”
周青时再次看了一眼她手上的伤口,说道,“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她成如今这副模样,也挺好。”
谢清允看向他,周青时继续道,“如果她有一天清醒了,你觉得依她的性格,会将这一切归结在谁身上?”
谢清允自是明白他的意思,“我从没这么想过。”
“可脑子和嘴长在人家身上。”
“罢了,如若有一日她恢复,那她继续恨我,或者想离开,想回家都随她吧。”
“你方才出门时说的话,我听到了。”
谢清允知道他指的是自己对苏应蓉说会为她报仇一事,遂应道“嗯。”
“你要如何做?”
“讨一个公道。”
“我以为你放弃了。”
“起先远离洛阳时确实放弃了,但如今看到江南的境况,以及苏应蓉被……被北瀚军侮辱,种种事情加起来,我便咽不下这口气。”她顿了顿,瞧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楼阁,她感叹道,“这天下需要一位明君。”
一百二十四章 报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