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一十七章活人祭祀[1/2页]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苏莫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瀚四十八年,四月,梁溪爆发大规模的流民起义,战争的号角声终于还是一触即发。
      流民队伍以梁溪作为据点,一路北上,欲攻占毗陵。
      毗陵守卫薄弱,紧邻金陵,隶属淮南王封地,遂向其借兵抵抗来势汹汹的流民。
      流民一路攻打,沿途收纳更多流民以扩充队伍,因为粮食短缺,赋税严重,因此许多青壮年都愿意加入流民的队伍。
      相反,很多老少病残的流民无力与朝廷抗衡,便一路北迁,到达金陵,金陵容纳了一部分难民,然而饥寒交迫,流民在街上抢夺食物,蛮横无理导致地方官兵束手无策,最后只得关闭城门,任由难民徘徊郊区,自生自灭。
      ……
      周青时一向办事利索,前几日信誓旦旦的向谢清允保证给她办好茶园的选址,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周青时就讨来一块风水宝地,这一日谢清允打算带着刘莹碧落出发去看看。
      茶园位于城池附近,避开闹市,却又紧邻秦淮,谢清允很是满意。
      然而马车从城中心逐渐驶向城边时,街道两侧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难民却越来越多,他们甚至围堵路过的马车,祈求一点食物,谢清允生怕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特意让车夫将马车停靠在隔着一条街的地方,在拐角不明显的地方候着她们。
      谢清允打算带着刘莹碧落徒步走向那地方。
      街道两侧的店铺因为聚集着难民,导致掌柜们都不敢开门营业,然而就算如此,仍然还是一片人生鼎沸。
      越靠近主路,越能够听见嘈杂中传来振振有词的念叨声。
      距离尚远时,谢清允便瞧见有几个穿着怪异的人身后跟着一行素服百姓,他们手持摇铃,在街上举止怪异,像是在跳舞,嘴中还念着一长串听不懂的字符,然而越靠近那队伍,便越能听见嘈杂声中还隐约有女子孩童的痛哭声。
      谢清允三人走到那条路上,立在两侧紧闭的店铺前,瞧着不远处的队伍,心中颇为狐疑。
      又听四周有好奇围观的百姓在悄声议论,谢清允却从中听到几个字,“活人祭祀”。
      于是她心中大惊,没料到曾经在洛阳城中听说书先生讲的荒唐事居然当真存在。
      周遭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多,逐渐传入谢清允耳畔,听的她是心惊肉跳,其中有一个百姓说道,“妖道士挑拨城中百姓抓取难民的幼童,送去城外的山神庙,用孩童的鲜血感化山神,上苍有好生之德,相信献祭满九十九个孩童便会天佑北瀚,化解这场灾难……”
      后面的话谢清允没听进去,也不敢再听,她随着人流往队伍前面走去,果真看见穿着玄色道袍的道士后面跟着几个带着妖怪面具的人手中拎着被五花大绑的孩童,队伍中还一直有人紧锣密鼓的奏着喜庆的乐声。
      几个难民被无缘无故抢了孩子,便痛哭着要去夺回来,然而还不等靠近孩子,队伍中居于两侧的百姓一脚将其踹开。
      其中一个难民正稳稳的摔在谢清允面前,她赶忙去扶那妇人起来,许是饥肠辘辘加之方才腹部中了狠狠一脚,那妇人很难站起来,最后扯之拉住谢清允的手,一个劲的哭着让她帮帮忙,把孩子救回来。
      谢清允一时不忍,便答应下来,随后尾随着队伍走到城外,来到一座破败的寺庙前。
      似乎是在等着“吉时”到来,所有观摩祭祀的百姓和所谓的通灵道长聚集在寺庙外,荒芜的寺庙内传来孩童的啜泣。
      今日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所有人似乎都因为头顶的灼热而纷纷躲在大树下乘凉,而此时寺庙外仅站着两个身着素服一声魁梧的男子,似乎是在盯梢。
      谢清允与刘莹碧落躲在一旁的草丛后面,她与两个丫头打了照面后,互通心意,正打算利用这段空档救出寺庙中的孩子。
      然而刘莹忽然又伸手拉住她的衣袖,小声道,“小姐,太危险了,要不然我们去叫淮南王来帮忙?”
      谢清允果断摇头,“不行,来来回回太费时间了,等我们重新回来,想必这两个孩子都活不成了。”
      随后碧落也点头道,“小姐说得对。”
      随后三个人商量一会达成一致后,刘莹和碧落从草丛出去,趁着树荫下众人的目光不在此处,二人一前一后赶到盯梢的男子面前,碧落扶着“气喘吁吁”的刘莹,佯装是路过金陵的百姓,向那两人问路。
      趁此机会,谢清允猫

一百一十七章活人祭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