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一十五章 名号乃身外,唯金钱是根本[2/2页]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苏莫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陌染听说这名字后,还特意打趣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开的呢。
      闻言,周青时也津津乐道,名号乃身外之物,唯有金钱是命之根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口口声声说着,金银是他根本的人,在教坊司开业那天,酒水一律半价!
      据说那天朝天阁里人满为患,很多声称一夜春宵的男子甚至在教坊司门口大排长龙。
      然而也是同一天,苏陌染改了名姓。
      威猛将军出事时,秦怀若还没有诞下苏陌染,于是之后的名姓也并非真正属于她自己,如今她早已不是苏府人,自然也将名姓改了回去。
      周青时问她想取个什么名,用些什么字,苏陌染没有回答,她思量一会,便脱口而出“清允”二字。
      “允恭克让,冰清玉洁?”周青时闻言,将两个字拆解开来。
      苏陌染却摇摇头,“不是冰清玉洁,而是河清海晏。”越过大敞的窗户,她听见秦淮河上画舫中传来的丝竹声,“我希望,能遇上一位明君,得以天下太平。”
      闻言,周青时赞同的点点头,又问道,“小字呢?你之前可有小字?”
      提到小字,苏陌染愣了一下,继而道,“原先是有的,‘瑶芳,瑶芳无垢。”
      她又想起在洛阳时,无论什么时候江?卿给她写信,都会在信上注明“瑶芳亲启”,只因旁人不知她的小字,于是‘瑶芳二字变成了两人之间相得益彰的默契。
      然而,连带着小字她也不愿要了,沉默半晌,她说道,“‘今安吧,谢今安。”
      周青时忙着招呼他的酒楼和教坊司之际,谢清允也没有闲着,从洛阳到金陵,沿途她总会看见有一些逃难的难民,然而金陵富庶,于是她很奇怪这些难民究竟是从哪来的。
      后来她四处打听,这才得知,金陵以南,由于去年的洪涝之后又陷入长久的干旱,原本不富裕的梁溪更是雪上加霜,然而朝廷也并没有因此降低梁溪的赋税,反而因为去年与大齐打仗,招收了诸多梁溪逃难过去的壮年。
      加之近段时间,除了金陵以外的城池大大小小都有农民起义,更是闹得鸡犬不宁,于是沿途便会看见诸多拖家带口的难民北上。
      然而因为难民过多,导致靠近江南地区的城池都不愿意接纳大量的难民,就连金陵也都关闭了城门,限制难民进入,因此便有大批难民流离失所,徘徊在郊外。
      而且近段时间隆冬,江南地区也是雨雪纷飞,那些徘徊郊外无家可归的难民,由于饥寒交迫,无人照料便死在了林里。
      谢清允每每看到这般场景均是于心不忍,于是除夕这日,她便带着谢府的家丁一同去金陵城外的郊区布施。
      听说有免费的热粥热食吃,方圆百里的难民都走了过来,那排队的阵仗可是连朝天阁开业那日都是远远及不上的。
      谢清允一连三日都在郊外布施,这消息自然也是越传越远,很快金陵附近的百姓都知道,金陵新来了一位人美心善的谢家姑娘。
      一时间关于谢清允的消息更是在整个金陵传的水涨船高,百姓几乎人人皆知,刚搬来的谢府是个大善人。
      然而由于谢清允年纪实在不大,随着她名号越发出名后,自然也有很多人打听这谢府究竟什么来头,后来刨根究底的人多了,也有人知道谢府老爷原来是开朝天阁的。
      后来谢清允知道这消息后,也打趣周青时说,“想必过段时间,肯定会有人挖出你的名姓,而又会有好奇之人多嘴多舌,为何谢府老爷是姓周而不是姓谢。”
      而周青时本人也没有想到,谢清允就布个施都能整出这么多幺蛾子,于是怕身份外泄引来洛阳的人,他对外均成自己为“谢蕴”。

一百一十五章 名号乃身外,唯金钱是根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