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 蓦然回首,那人已不见归处[1/2页]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苏莫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潭州战事吃紧,朝中的良将攘边将军又滞留在北境,潭州仅一个多年擅读兵书的小文官阮傅山。
      接连有加急战报连夜送回北瀚,皆是与大齐几次交锋都落了下乘。
      为此唐暄和曾在早朝的时候将上报的折子愤怒地扔在地上,他重坐回位子上,按捺住胸口喷薄欲出的怒气,略微扫视殿中各人的神色,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谁人都知北瀚近年除了攘边将军便只有老将元豫新,可是如今他已多年未有指挥战事,且大有入主文官朝堂的趋势,膝下几个儿子甚至都从文。
      眼下这般境地又有谁愿意冒着与元家撕破脸的风险,当堂提出让元豫新重上战场。
      唐暄和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眉头一再紧拧,朝堂一度陷入诡异的沉寂。
      然而一片默不作声中,一道清朗沉稳的男声凭空出世,却是内阁学士——梁如是。
      内阁学士虽然权利不大,但地位很高,因而不牵扯到朝堂帮派问题,自然言论相对自由。
      只见男子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广袖阔衫在人群中尤为突兀,可唐暄和知他生性自由,便也不拿着朝堂规矩拘着他。
      男子道了一声,“皇上,臣有一计!”
      唐暄和听闻,眼眸中难掩惊喜,他目光紧随着从人群中缓步走出的男子,“学士大可一说。”
      梁如是站在两列人中央,朝着上首一揖,随即恢复往常的懒散,说道,“众所皆知北瀚在武将方面实为薄弱,几十年来在后辈中也仅出了一个攘边将军,但是无论是臣亦或是在场的众位大臣,皆听说过当年元将军的率兵遣将的英姿。”
      “依臣看,不如此次潭州一役就劳烦元将军前去吧,一来元将军的风姿自来被百姓称道,若元将军肯去势必军中士气大涨,二则齐国此次如此嚣张,在正式攻打潭州以前曾多次出兵挑衅,许是看在北瀚派遣驻扎在潭州的将领是一介文官,所以元将军前去还可以震慑敌人!”
      语罢,他再次作揖,漫步走回队伍中。
      闻言,唐暄和是极为满意的,他本就是想遣元豫新前去,可奈何如今的他还不能明面上撕破脸面,正愁是否有人敢于直言时,便出了一个梁如是,想到这,连带着幼帝看梁如是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赞赏。
      唐暄和的目光看向前首的元豫新,颇有些小心的问道,“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梁如是都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将话说到这步田地,如若他还不识趣,岂不是落下话柄,于是,元豫新走到殿中,拱手道,“如此,那老臣愿意带兵前往潭州。”
      幼帝面上终现喜色,“那便是极好!”
      早朝结束,众臣退出含元殿,殿前几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大臣围住元豫新趁机道贺一番。
      “元将军又要领兵出征了,在下恭喜将军。”
      “可惜臣是文官,无缘得见将军战场英姿。”
      “等着大胜归来,将军定是又要受封嘉奖了。”
      ……
      众人虚与委蛇,元豫新也红光满面,转瞬待人退去后,立马敛笑冷哼,谁人不知潭州是个难啃的骨头,偏偏这件事如今落到自己头上,这些人一个个巴不得自己出丑,到时候小皇帝气急治他个罪。
      如此想着,元豫新又是冷哼一声,快步走下台阶,然而没走几步却又被王得安拦住,二人往宫门走着,王得安趁此寒暄一二。
      “此次潭州一事将军必要慎重,潭州一直北上如若城池连数被破就是直攻洛阳。”语罢,王得安叹气一声,“大齐这一次如有神助,不仅进军时机把握不错,就连战事的计谋也像是特别了解北瀚一般。”
      元豫新心情不佳,但又不好明面甩脸子,于是只得随着他说的应和两声。
      眼见宫门在前,王得安却像是按捺不住般拦下元豫新,“元兄,可还记得上次王某所托一事。”
      元豫新有些不悦,却还是想了

第七十二章 蓦然回首,那人已不见归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