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难民进京[1/2页]

重生之侯府医女 锦绣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在农历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
      可是今年的正月十五,好像京城里的百姓们,都没有什么兴致过年。
      原因就是,今年还没有结束农历新年,京城里就涌进了一大批的饥荒难民。
      从正月初七就开始,知道正月十五,难民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一开始,大家都会对难民心生怜悯,只要是有人乞讨,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给些吃的。
      但是渐渐的,随着乞讨的人数越来越多,乞讨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就算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
      既然现在难民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不能仅仅在民间解决了,那么,就意味着,朝廷还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就是开设粥棚,粮食棚,先要让难民都吃上饱饭,才会没有很大的逆反情绪。
      然后就是要从根源,解决难民的问题。
      要减轻灾难地区的粮食赋税还有徭役,给已经遭受灾患的地方加派人手去恢复当地的社会制度。
      这些应当是皇室还有朝廷要做的事情,江素素是在上一世就已经知道了的。
      毕竟作为皇后,一定要知道,天灾人祸降临到自己的子民身上的时候,她这个一国之母,要做什么,才能够显示出皇家的威仪,还有亲切感来。
      不仅要显示出皇室的尊贵,也要懂得如何安抚民心,在后方给皇帝以支撑,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这些日子,虽说京城里闹哄哄的都是难民。
      但是侯府的日子却是过的比往常还要冷清一些。
      江正涛被朝廷下派,去地方上安抚难民,再加上江正涛本来就是个十分正直的个性,所以自己也拿出很多的家当,救济难民。
      江老太太知道江正涛的所作所为之后,简直是心都在滴血,即使是江家的家产,本来就是江正涛一手打下来的。
      她却好像是难民已经强光了她的钱一样。
      每天不是在府里哼哼唧唧的捂着自己的心口,说什么心疼的话,要不就是在大家请安的时候,明里暗里的说江正涛败家子,花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江素素自然是没有话说,作为一个小辈,又是老太太明显不喜欢的小辈,她是没资格开口说话的。
      只不过,老太太这样说个一次两次的,也没人说什么。
      说的次数多了,作为江正涛的正妻,柳夫人自然是第一个不乐意的。
      不说每年朝廷给江正涛的赏赐有多少,就单说这偌大的侯府,平时又是柳夫人管家。
      众人的吃穿用度,还有节日花销,哪一样不是从大房出来的?
      现在却是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算老太太不是江正涛的亲生母亲,当着这侯府众人的面,也不用将话说的这么难听吧。
      可是本朝以孝为先,柳夫人就算是再不乐意,自己的丈夫此时在外面救济灾民,她也不想因为和自己的继室婆婆起什么争执。
      到时候让别人说闲话,看笑话不说,也只会让自己的夫君疲惫归来只后,没有一个好心情。
      与其回来还要烦心这样的后宅事情,不如在外面多呆几天。
      其实江素素不开口争辩,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只要是她和老太太争论起来,那倒是要是真的闹起来了,别人只会先说她的不是。
      她不想被人白白抓住话柄。
      再加上,自己和母亲,都这样沉默不言语,母亲的心中,只会因为老太太说的话,而变得多加怨怼,不会看不出现在大房在江家的境地。
      要是江素素一味的护着,一味的冲在前面,只会让自己的父母更加的看不清楚,这个府中,这众人的恶心嘴脸。
      因为江老太太说的多了,柳夫人也发现了,即使是以什么仁孝的名义,也没有人替大房打抱不平一句。
      没有人愿意为了大房说一句触犯老太太的话,那还有什么不清楚不明白的呢?
      自己辛辛苦苦持家,辛辛苦苦的打理家业和产业,到头来,也不过是没有一个人觉得她辛苦罢了。
      心情不爽快的柳夫人很快就不去参加每日的晨昏定省了,只是对着老太太称病,自己要在屋子里养一段时间。
      又加上柳夫人不愿意,所以府里现在的琐事,不仅没有人打理,反而有些愈加的繁杂起来。
      下人们每天做事也不认真,又加上本来就是灾年,没有多少粮食的时候。
      府里现在的当家主母又“卧病在床”,下人们更有甚者,就直接把府里的粮食偷盗出去。
      或是拿到外面的街市上去高价叫卖,又或是偷回家里给自己的家人或是亲戚吃掉。
      总之

第57章 难民进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