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是公认的事实。”
“我们在深圳买的房子,都已经还完房贷了,虽说现在市里还有个大商铺的贷款没还,但比起村里其他人,我们家的经济境况是最好的,有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这种时候我支持廿四的决定。”
苏?u的父母都是教师,她自己又吃过被迫辍学的亏,对于读书看得比常人更重要。
这种心态不仅仅是针对自家孩子,很多时候看到村里那些因为不好好上学,导致过早辍学外出打工的孩子,她就会感到很惋惜,有种说不出的心痛。
苏?u想到,既然以后一家子要在这里扎根,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村里的大家改善下生活条件,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否则,这里的人整体生活条件都差,就他家一枝独秀,未免太扎眼了,反而容易惹来祸端。
更何况,想在这个地方发展好,肯定离不开村里人的支持。
一旦他家出钱修学校,那就是做了大善事,谁敢和他家过不去、使绊子,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会自动自发护着他家。
如此一来,自家与乡亲们关系更加紧密,发展自然更加顺畅。
同时也能搞好教育,让孩子们多了几分出人头地的希望。
这和许庭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他把修学校的好处说出来,张秀芬和许宗海便沉默了。
“俺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讲。”
气氛僵持之际,卫菊出声了。
大家都看向了她。
许庭道:“伯娘你说。”
卫菊慈和地注视着他。
“头先廿四说要修学校,俺很高兴,不单单是为这里的孩子们高兴,更是为廿四你高兴。”
“老话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现在廿四还年轻,有本事,在俺们这儿混得开,别人不敢当面对你说啥。”
“可你要知道,人生是起起落落的,不可能一直顺遂无忧。”
“到了恁个时候,平日里妒忌你的人都来落井下石,你想想是不是?”
卫菊又看看张秀芬:“秀芬啊,从前你不是这样的哩!你是这几年见廿四铁了心留下来,不会抛下你两个老的回四川,你胆子大咯!你做事不讲后路哩!”
“你不想想,你和五弟是莫得亲生儿女的哦,廿四他到底不是在大郭村土生土长的哦,大家同他莫得啥交情哩!叫他一声廿四叔,全是看在你和五弟的面子上。”
“一个外来子日子过得恁好,挣恁多钱,私底下多少人眼红唾骂?同样是包山种水果,别人的山就长不成,你家的山是种啥成啥,成啥啥好,是不是大郭村的老祖宗光庇佑你家了?”
卫菊叹了一口气。
“这人啊,有多少个是见得了旁人比自己过得好的?你甭看现在大家亲亲热热的喊你,背地里阴阳怪气,盼着你们过差的人,多了去咯!”
“等你和五弟走了,廿四也老了,到时候多少人会在暗地里使坏,你想都想不到哦!”
“要俺说哩,廿四既然是靠包山挣的钱,也还想在这里生活发展,就得适当出钱,建学校就很不错。”
第641章 举家共商大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