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厂,效益挺不错,本打算积累两年等到了零四年再打开国外市场,哪知道零三年疫情爆发了,他进军海外的计划受挫。
直到今年六月份,海外才放宽对本国的入境限制。
赵匡六月底就出了趟国,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发现有个国家的政策对中国商人特别友好,并且那个国家也是一个发达国家,赵匡便决意将海外市场对准它。
但他瞄准的国家,因为地理气候的问题,导致所有人都偏爱亚麻面料的衣服。
由于那个国家不适合种植亚麻,因而他们的亚麻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赵匡回国后,便在国内寻找起亚麻供应商。
找倒是找到了,可无一例外都开价太高
今天听许庭说他们这儿就有亚麻,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在这里和许庭合建一个亚麻加工厂,加工后的亚麻丝供应给我的服装厂
说到这里,赵匡的情绪也不禁高亢了些。
他从小到大,不论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虽然这源于他有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但成功的最大因素,还是他的执着和付出。
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会专注地去做。
因此赵匡越发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可行。
苏?u听罢,却是纳闷地问自家老公:这个地方种的最多的不是剑麻吗?哪里有亚麻,我怎么没见过?
这话引得赵匡和宋心怡纷纷看向许庭,赵匡眼里的激动都收敛了不少。
他不会是空欢喜一场吧?
许庭微微一笑:有亚麻,只是分布较散,种植的面积也没有剑麻大,可能你没有注意。
闻言,宋心怡提醒丈夫:亚麻不多的话,只怕你这个厂建不起来。
其实,她一直认为丈夫前进的步伐太快,迈的步子又太大。
从丈夫成立第一家厂子到现在,不过几年时间,如今规模远超她当初的设想。
现在听丈夫说既要出口贸易,又要自己建厂供应原材料,宋心怡就觉得很不靠谱。
要是海外市场扩展得不理想呢?
要是亚麻制成的衣服卖不出去呢?
那这个加工厂岂不是累赘?
所以宋心怡是不赞同丈夫自己开加工厂的。
何况,亚麻种植面积不大的话,的确撑不起一个厂子。
难不成,为了这个加工厂,又得大费周章地请人种亚麻?
那不是疯了吗!
这一套流程下来,所花费的资金远远高于从别人那里采购亚麻材料!
赵匡对上妻子不赞同的眼神,炙热的头脑也冷静了几分。
他眉心渐渐蹙起,心怡说的有道理,这件事恐怕还要从长计议。
许庭挑挑眉,关于亚麻的原料供应问题,我想,你可以放心交给我。如果你真的需要大量的亚麻材料制作服装,那我可以拿出一座山来种亚麻,专门供给你的厂子。
此话一出,赵匡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苏?u怔怔地注视着丈夫,难不成他早就有了打算?不然怎么想也不想就说这种话?
第460章 种亚麻是条新路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