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好!好!老刘,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但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得要小心谋划一下。”
刘槐这时上前来,他对刘昭轻声提醒道:“将军,我们已经在此处耽搁多时,这里恐怕不宜久留啊。”
刘昭赞许地拍拍刘槐的肩,刚才自己情绪冲动之下,竟然有了要与赵军在此同归于尽的想法,现在他暗暗自责,一定得打起精神,队伍要迅速离开此地。
所有人得到号令,重新集结出发,张长青有详细地图,由他担任先锋率二百精兵走在前面开路,刘昭带二百走在后面断后,必要时也当做先锋。他命令胡开云和刘槐带领着余下士兵将粮草伤员们护在中间。刘昭心想:“前路再难,汉人营也不能丢下一个。”士兵们对刘昭的心思全都了然,心里也充满了感激。
小路弯弯曲曲,几乎都是在砂石岩畔上行走,大家一路穿越丛林土坡,偶然遇到一两只流浪野狗,见到这群扛着长矛的黑甲士兵从暗夜里突然钻出来,吓得一声都不敢叫就跑远了。
好在星光微明,队伍勉强能互相照顾着前行。只是苦了粮草营的伙夫们,由于路险,他们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笨重的大车,只推着独轮板车上面装着粮食锅具艰难前行,好在士兵们也纷纷帮忙,每人都主动用包袱装上粮食背上,一路上总算是有惊无险。
到了后半夜,所有人都困倦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走路都在打磕绊。但张长青似乎一点也不知疲倦,他一扫之前的病态,越走越精神,还不时为士兵们鼓劲,催促着队伍继续往前走。士兵们一开始都对他抱有戒心,因为这家伙实在太像胡人了,但后来也慢慢地对他亲热起来,他们叫张长青“张大胡子”。
队伍现在从野岭绕了一个大弯,避开了赵军至少二三个伏击点,张长青的计划是,大家必须在天亮前抵达冈城,就可以在那里歇息了。他摸着下巴很得意:估计赵兵一定会吃惊他们怎么会突破自己的层层包围。
从冈城往东北方走二百里左右,就可抵达凡城了。这样的路线,至少可以比原来的路线节约一百里左右的行程。如果他们遇到合适机会,队伍还可以随时休息。张长青知道,过了冈城,赵兵就不再设伏击了,他们会正大光明地在凡城外等侯刘昭。
张长青不时拿出地图,比照一下实际地形,他也担心自己会出错。此时队伍正行进在一面小坡上,身边密林掩映,再往下队伍就应该走到一片河沟里。
他突然发现,山坡下方出现了一块狭长的地形,远远望去,像是平地,按地图上提示,此处应是一条河沟才对。尽管这两年大旱,河水干涸也不一定,但至少不会完全变成平地。
现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张长青也狐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他仔细望了望,立刻就注意到下面有光,原来是有人在偷偷地打火石,估计是准备点燃火把。
有埋伏!
张长青心里猛地一沉,不好!他立即举手向身后士兵示警,大家一吓,睡意全无。这二百精兵原是跟随刘昭的,现在刘昭把他们派到张长青身边做前锋。张长青又派几个小兵,悄没声地跑到后面传消息,示意队伍暂停前进,切勿喧哗。
粮草营伙夫们夹在队伍中间,一直推着沉重的粮草车,正累得要死,一听说队伍暂停,无不欢喜得倒头便睡。但李灯尤亮却不敢睡倒,他们拉住传令兵:“前面怎么了?”小兵不敢说,只能做了个口型:“有赵兵!”
这一下,两人吓得完全清醒了,二话不说就往张长青身边跑。他们现在也看出来了,张长青的点子挺多,消息也灵。他们想先向他讨个主意,这些粮草要不要找个地方藏起来,他们费了老大的劲才推上来的,不能白白扔下,便宜了这帮子胡人。
张长青此时正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侧耳细听,似乎还能听到下面士兵们长刀长矛磕碰的叮当声,看来,赵军在此等待很久了,估计也听到了山坡上面的响动,正蠢蠢欲动。
“怎么办?如果此时队伍能够不惊动赵兵直接溜走,当然是最好,前提是大家的速度要足够快。但队伍里还带着那么多伤兵,怎么快得起来呢?依刘昭的脾气,他绝不会丢下他们不管。那么直接冲下去干了再说?现在大家都已经累得不行了,能干赢他们吗?”张长青的脑袋里在迅速盘算着,脑门沁出了冷汗。
第26章 抄近道再遇伏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