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那时候余枝月还在郊区小学当语文代课老师,不仅一个月挣的代课费比当小工挣得多,工作还体面。
小周惊讶地长大嘴巴,忍不住猜测,“秋萍,你说得这个老奶奶其实是你家保姆是吗?”
李秋萍这回没有撒谎,确实是邻居老奶奶帮着做好午饭给她吃,一个月从余枝月手里赚些零花钱,但没有李秋萍说得这么夸张。
李秋萍模棱两可地说,“保姆是什么,老奶奶会给我一天三顿饭都准备好,再给我洗的衣裳和围兜。”
小周也是城里户口但她家里住在筒子楼哪里经历过这个,纷纷大嚷,“这不是保姆是什么。秋萍你们家是双职工家庭吧,每个月能吃两份商品粮,你这是在福窝里出生呀。对了,你们家是不是还有人做大官?”
李秋萍不再搭理小周,自顾自地整理自己的工服。她任由车间里单位小姐妹们互相猜测,始终是昂着头的模样。
手拿第一个月工资的李秋月下了班直奔新华书店。
自从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大都市逐渐采用现金交易,不再单一使用粮票购买。但深处内陆的雍市是不是也可以用现金交易,李秋月心里没有谱。
她还是一脸兴奋地走近柜台,“你好同志,你们这里有英汉词典吗?”
站了一天柜台的售货员瞧了李秋月一眼,不耐烦地说:“小姑娘别一天到晚在这里瞎问了,词典这东西不降价。我们这里是书店不是百货商场。”
李秋月心道再过几年看你还会不会这样和顾客说话。
她没有生气继续问:“同志,我不是买打折商品的。这不我拿着钱来的,想问你这里还有英汉词典吗?”
售货员没想到面前的小姑娘脾气还挺好,“有你说的那什么词典。不过就剩下一本了,还挺贵的。小姑娘你可想好了。”
李秋月上辈子就见过同车间的女工手里拿过一本英语词典,据说是托人从南市捎的。黑皮革的封面,里面的每页纸都薄如蝉翼让人不敢碰。
她早就想好了,就算花上几个月工资她也愿意买。
李秋月胸有成竹地点点头,“同志,你拿出来吧。我买得起。”
售货员在身后柜台最上面一层翻找,“小姑娘,我先告诉你一声,这没有票光用钱买要贵些,13元。”
李秋月掏出口袋里的样子钱,点出13元给了售货员,“你点点,这是13元。”
售货员看着一个人来买英汉词典的李秋月十分佩服,口气缓和了些,“小姑娘你家里真舍得为你出这么多钱。店里一共就进了十来本英汉词典,大半年过去了还有一本在这剩着。我们以为不会有人买呢。”
李秋月摸着黑皮封面的英汉词典,心里十分踏实,嘴上无不骄傲道:“我买书的钱是我做临时工赚的,不是我家里人给的。”
售货员不禁仔细瞧着李秋月,“你这孩子有志气,为了本词典去打工赚钱。你不考上大学谁能考上大学。”
第11章 买词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