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郎,陛下的旨意某已经收到,要是没有其它事情的话,用膳之后请回吧。”
说完,张浪背着手踱着方步朝门口走去。
李沧海端着茶杯,一脸懵逼的看着张浪的背影:这还是当初那个尊老爱幼的张浪?
李沧海连续灌了几杯,原本口舌生津的茶水,此刻,心里越发苦了。
“您老不妨去作坊瞧瞧,喜欢的话带点回长安,某见不得人背后说某刻薄。”
张浪其实并未走远,就想逗逗李沧海,偷偷透过门缝往里瞧,见李沧海一脸苦逼和悲愤,张浪感觉有点过了,悲悯之情油然而生,大发慈悲说道。
闻着渐渐远去的脚步声,李沧海先是一愣,接着面露笑容,手指门口:“杂家早就知道,燕国公不是那样的人。”
别说有事,就算闲来无事张浪都不想和李沧海待一块,太没有安全感。
残缺不全的阉人,三观能正?
既然李世民把李沧海派来泾州,绝对有的放矢。
打马蹄铁主意之人,眼光绝对毒辣至极,一般人别说它的用途,就算摆在他的面前都不一定知晓这是何物。
众所周知,一匹骡马都要十几贯,何况还是驰骋疆场的战马?不论价值几何?关键有钱你还不一定买的到。
就算买到估计未等驯服就被朝廷征用了,不是钱多没地花是什么?
张浪猜测李世民一定心里有了怀疑对象,只是尚未确定而已。
突厥,八九不离十,那是大唐死敌!
而泾州府,边陲重镇,拱卫京师长安的最后屏障,也是胡商、蛮夷进出大唐的必经之地。
作为泾州最高行政长官,张浪责任重大。
“马匹、开市、还有破败的城墙,够老子喝一壶了,又闹出偷盗马蹄之事,我太难了!”
张浪边走边叹息,李二不是人呀!
“公子,何事如此忧心?”
身侧,张三看着忧心忡忡的张浪关切的问。
“长安最近丢了马蹄,光公子知道的就有卢国公与吴国公两家,未知的不知凡几?陛下口谕,严查通关之人。”
要说知根知底,除了张苟也就剩张三了;所以,张浪并未打算瞒着他们,说不准二人还会时不时提点建设性意见。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张浪有自知之明。
“公子作何打算?”张三小声问道。
“两眼一抹黑,只能慢慢查呗!”
张浪故作轻松道。
张浪说的是心里话,就算有所猜测,贼人捉拿归案之前,多说无益。
唐人、胡商、突厥都是怀疑对象。
“要不要……把下面的小子放出去?”
张三说完看了一眼张浪,见张浪脸色如常,又低头数蚂蚁。
正合吾意!完美契合张浪此刻的想法。
张浪想过把此事交给衙役去办,但是转念一想感觉不妥。
不是张浪信不过府衙衙役,阳奉阴违他们不敢,而是他们能力有待商榷,按照惯例,衙役肯定会对过往胡商以及通关行人严加盘查,看谁都像嫌疑犯。
换作平常,平常事,衙役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但是想要拿住偷盗卢国公及吴国公家马蹄的贼人,想都别想。
胆敢盗取马蹄,还是公爷家的马蹄,是一般人能够干的事,胆识,智商能差?
&nbs
第124章 对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