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道:“自然是不愿意,那闯贼多此一举是?”
朱由检笑着说了两个字:“道义。”
其他几位阁老若有所思,倪元璐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继续问道:“陛下,这道义是如何理解?”
朱由检于是耐心说道:“自古以来,乱臣贼子,以下犯上,有没有人直接宣告天下,说我就是要造反,看朝廷不顺眼?”
众人摇了摇头。
“那就是了,这些贼人总要给自己找个名义,要不然就是清君侧,要不然就是讨伐无道昏君,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总是个由头。”
“可闯贼此番进军京师,可有道义?朕虽不才,可这些年,下了四次罪己诏,朕有错,朕也认了,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有人比朕下的罪己诏还多吗?”
说到这里,朱由检都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崇祯不容易啊,后世写个检讨书都要死要活的,这罪己诏可是要昭告天下的,啪啪啪打自己脸。
一连就四次,要不是朱由检此次穿越,第五份罪己诏都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闯贼此番犯上作乱,仅从道义上来说,起码针对朕这个皇帝,还是不够的。”
“而这时,演这一出戏,就是为了给自己的道义上,加上一个大义,想让全天下的人明白,我都愿意回陕西了,可皇帝不同意啊。”
倪元璐继续问道:“可是陛下,这也说不通啊,你此番要是同意了,他们在道义上不就站不住脚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道:“就算此番朕同意,你以为闯贼就不会攻城了吗?不,还会攻城,而且赢了之后,还会昭告天下,说是朕不同意他们的条件,才被迫攻城的。”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所以闯贼此番做法,无非就是,想要师出有名,若是能顺便扰乱我军军心,那更好了。”
闯军大营,李自成帐中。
杨茂林刚刚回来。
李自成问道:“怎么样,皇帝小儿同意了吗?”
只见杨茂林尴尬的摇了摇头。
旁边宋献策见状,嘿嘿一乐,对着李自成道:“闯王,看来朱由检这小儿,虽然治国无方,但是脑子还算正常。”
李自成道:“哈哈,要是这都看不出来,那此番我们费了这么大力气打北京,岂不是显得很无能?不过大军师,如此做法当真能安抚人心?”
宋献策自信一笑道:“闯王放心,此举不论皇帝小儿同不同意,我们只需要做就好了,所谓师出有名,至于皇帝小儿做了什么,等打赢了,我们怎么说,天下人就会怎么信。”
李自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随后他又看向杨茂林,道:“皇帝小儿的原话,你说一遍,如实说。”
杨茂林支支吾吾,不敢讲话。
只见李自成手中马鞭扬起,作势要打,杨茂林只好硬着头皮道:
“陛下说。。陛下说他在这等着闯王您,有能耐,战场上弄死他,要不然就等着被他弄死,战前搞心态这种屁话,就别说了,好歹也是快四十的人了,怎么还开始整活了呢?要不要他给您搭个台子,您去给京师百姓唱一段啊?”
啪,李自成听完,红着脸,一记鞭子向杨茂林头上袭来。
第46章 封不封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