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李自成在哪[2/2页]

我,崇祯,打钱 知尔不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从崇祯二年开始,皇太极带着他的八旗兵,隔几年就来一次。
      京师百姓都习惯了。
      不来吧,还有点盼着他来,来吧,还怕他乱来。。
      对京师百姓来说,唯一不同的是,姓李的代替了姓爱新觉罗的。
      所以大家该吃吃该喝喝,遇事没往心里搁。
      可朱由检想到此处,眼神却凝重了起来,他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于是内阁、李三郎、郑二阳、周遇吉等人,被召集到了皇极殿。
      “诸位爱卿,各位都是肱骨之臣,朕有一件事觉得不太对劲,但朕对于军事方面了解不多,所以跟诸位讨教一下。”
      “三月十九日,大同府破,可到了今天,居庸关还没有来报任何消息,不知道诸位是否知道,按照闯贼的行军速度,从宣府到居庸关要多久啊?”
      这时周遇吉站了出来,听到朱由检的话,他第一反应也是一愣,可是仔细思索一阵,也是皱了眉头。
      “陛下,按照常规推断,就算闯贼在宣府休整,可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天过去了,按照以往经验,就算他们主力大军行军速度再慢,此刻至少前锋应该到了居庸关才对。”
      李三郎、郑二阳也是点头同意,宣府距离居庸关并不远,就算不急行军,那也应该到了才对,而且居庸关守军也会派游骑出去探寻,可为何现在还没有消息。
      这时忧心忡忡蒋德?皱着眉头出列了,道:“陛下,这一直没收到消息,不可不防啊,是不是有了什么变故,万一居庸关守军投降了的话。。”
      蒋德?说完,内阁成员都开始皱眉了。
      但朱由检注意到,三位带兵的表情不以为然,于是道:“三位,你们可同意阁老看法?”
      郑二阳出列道:“禀陛下,臣不同意,居庸关如今兵马充足,而且本身易守难攻,岂有不战而降之理?何况守军中,史可法、高杰二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开门投降,臣以为阁老多虑了。”
      朱由检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道:“其他人朕不了解,可是史可法、高杰两位绝不是投降之人,这是其一。”
      “其二,几日前朕还收到锦衣卫带回的史可法密信,跟朕讲了居庸关兵力布置,总不能锦衣卫也被收买吧。”
      “其三,在昌平、延庆等地也有兵马布置,就算居庸关不战而降,可这几处至少会传递回来消息才是。”
      内阁闻言之后,也都是点了点头,认同了朱由检的分析。
      儒家代表倪元璐此刻站出来道:“陛下,之前周将军带回的消息,闯贼在宣府损失兵力三万以上,而且骑兵主力几乎消耗殆尽,会不会就此撤退了?回陕西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这下子,不仅带兵的三位摇头,朱由检也摇了摇头道:
      “虽然朕也希望如此,但从南线闯贼偏师的进攻来看,闯贼就此退去的可能性不大。”
      众人又讨论了良久,谁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都不知道李自成此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直到五天之后,收到紧急军情,在京师与居庸关中间的小榆河处,发现了闯军踪迹。

第43章 李自成在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