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明显更有肌肉线条感,毕竟有一个当海盗的爹,身体素质方面并没有落下。
“郑卿,朕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朱由检亲切的叫了一声,虽然郑森并无官身,可是朱由检不在乎,他此时已经激动的合不拢腿了。
只见郑森不卑不亢的行了礼,回答道:“陛下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罢了。”
“好好好,郑卿此次前来,带了多少船只呀?”
“陛下,此番前来,大小船只三百艘左右,人数八千人,不知道能不能达到陛下的要求。”
朱由检听到船只数量,已经很满意了,在海盗头子郑芝龙不出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这点家底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
“这些兵马,都是你叔父郑鸿奎的兵马吧?”朱由检特意提了一嘴。
只见郑森此时神色间闪过一些紧张,道:“是叔父出力较多,临出发前,我父亲郑芝龙也给船队进行了一些补给。”
朱由检听完点了点头,也不管这番话到底是事实,还是有意为他父亲开脱。
此刻的大明,满朝文武,没有人意识到海洋的价值,确切的讲,是海上贸易的价值。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大明的税收也好,还是政策也好,一直以来都是围绕土地展开的,对海洋贸易,既看不懂,也看不上。
说白了,就是觉得差你海上那三瓜俩枣的,以我大明天朝上国blablabla。。
但实际上,大明从崇祯朝开始,税收一年不如一年,后期每年国库收入,每年白银四百万两左右。
郑芝龙海上贸易每年的收入呢?白银五百万两。
要是满朝文武知道郑芝龙的家底,估计直接跑去福建跟郑芝龙抄刀子拼命去了。
太他妈欺负人了。
我们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辽饷加了一轮又一轮,逼得陕西、四川到处起义,结果才这点钱。
你一年啥也不干,到手五百万两??
国库里的钱突然不香了。
李自成作为前大明驿卒,当年就是因为朝廷要省几十万两驿站的钱,才被裁撤的。
所以老李同志决定给大明整个狠的。
停止了脑海中的胡思乱想,朱由检继续对郑森道:
“郑卿,你可知此番朕让你入京,所谓何事?”
“陛下,这个我确实不知。”
朱由检就把自己所思所想,连带着接下来的计划,完完整整的讲给了郑森听,听的郑森眼中异色连连,惊讶不已。
“此番如若真如陛下所言,那确实有提前布置的必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所以这也是需要郑卿水师的原因,朕跟你保证,如若此番有功,赐卿朱姓,名成功!”
嗯,把本来属于你的东西提前给你。
郑成功要是知道,估计现在就冲上龙椅先揍朱由检一顿再说。
不当人??
郑森听完此话,表情极其激动,冲着朱由检拜了三拜。
孩子还是太单纯了。
不过朱由检此番并没有给郑森钱,他觉得郑森不需要。
郑森:???
第29章 郑成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