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京师百姓,只觉得天地为之色变。
五千人,整齐划一的正步步点声,只惊的所有人说不出话来。
吴三桂也脸色为之一变,如果对上这种队伍,他自认打起来倒是不怕,可是总感觉会付出一些代价。
虽然他目光看向董琦,但是心中浮现的身影却是朱由检,以他的聪明,他能猜到,这一幕背后,站着的是这个男人。
等队伍走到看台正面时,董琦再次高呼:“敬礼”
唰,唰,唰
所有士兵头部转向看台,同时行着军礼,踢着正步,从看台缓缓经过。
朱由检此刻也是站起身来,回敬军礼,神色激动。
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满朝文武和京师百姓的心中。
终于,京营队伍正步变成了齐步,演武场再次恢复了喧闹。
“这就是我大明的京营?有这样的军队,何愁大明不兴啊!”
“真是太祖在天之灵保佑,那个打得蒙古人满地找牙的大明精锐回来了。”
“是啊是啊,嘤嘤嘤。”
此刻看到京营的士兵,每个人脸上,洋溢着骄傲,自豪,不是每个人,在这一生中,都有机会,在京师的百姓、百官面前,这么露脸的。
京营过后,紧随其后的锦衣卫和宫中四卫,发出的气势一点都不小,看的百官和百姓大呼过瘾,拍案叫绝。
等三支队伍检阅完毕,都集合在演武场正中央。
此刻,所有人才注意到,在所有士兵面前,有一根很长的杆子正竖立在演武场中央。
只见董琦从队伍中跑向看台,再次高呼:“禀告陛下,京营三大营、锦衣卫、宫中四卫集合完毕,请指示。”
朱由检此时也是兴奋的满脸通红,放声道:“升国旗,奏军歌。”
只见远处,四个士兵,手持一件明黄色长方形的布,仔细一看,还能看到旗子上隐约露出太阳和月亮的刺绣,还有一只大大的五爪金龙。
随着几个人走到旗杆面前,放好国旗,站立好。
董琦再次高呼:“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军歌!”
飒时,演武场上鼓声再次响起。
咚!
咚!
咚!
随着国旗缓缓升起,鼓声依旧,军人们的歌声也随之响起: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国旗缓缓升到空中,将士的歌声也随之停止,全场震动。
此时的京师百姓,满脸都是崇拜的神情,恨不得马上去报名当兵,这军人也太威风了。
文武百官也是愣了很久,虽然他们还没搞清楚“国旗”“军歌”这种新词是什么意思,可是眼前的场景,让他们隐隐意识到这些新事物的意思。
吴三桂在军队高声合唱之时,神情巨变,他发现,如今京师这三支军队,跟他记忆中的一支军队重合了。
这种气质,是他所带领的关宁铁骑都不具备的,因为他从这几支军队中,看到了信念!
而这一切,竟然都是那个男人布置的。
第21章 阅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