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在京营演武场踢着正步,可以在寒风中立定站立数小时的队伍,他很怀疑是不是只训练几天就能达到这种程度。
尤其是当这些军队唱起军歌,脸上洋溢的那种荣誉感,这是他在大明任何一只军队都没见过的。
唐通又对比了下自己带来的八千军卒,歪歪扭扭的躺在兵营里,心里憋屈的想骂娘,于是也操家伙把这些兵痞子弄起来,集训。
朱由检看到这一幕,内心在偷笑。他让唐通驻扎在京营附近,打得就是这样的目的。
有时候,你说再多屁话都没用,只需要保证粮饷充足,然后刻意制造出竞争的氛围,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除了真的无药可救的人,大部分的心思都会起变化。
福建,福州。
一个年纪二十岁左右,书生模样打扮的人,此刻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的样子,路上行人看到此人,纷纷抱拳行礼,他来不及还礼,径直冲向总兵府。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郑森,后世更熟悉的是他另外一个名字,郑成功。
此刻书生郑森还没被赐姓,所以还不是很成功。
也可以叫他郑尚未成功。
总兵府内,一个看起来一身匪气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正中,身边不断有人服侍着茶水、果蔬。
“报总兵,大公子回来了。”
“森儿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叫他进来。”
只见郑森进入房中,对上首的男子行了一礼,“父亲大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
“森儿,你不是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父亲大人,此次回来,是得到了皇上圣旨。”
听到圣旨,只见郑芝龙依旧懒洋洋的坐在椅子上,道:“圣旨?念来听听。”
郑森脸色踟蹰道:“父亲,这是圣旨。”
只见郑芝龙满不在乎的道:“怎么,还想让老子给你跪下啊?快念,别墨迹了。”
对此时郑总兵来说,用得着的时候是圣旨,用不着的时候是擦屁股纸。
郑森犹豫了一下,知道多说无用,于是打开圣旨念道:
“郑总兵,京师有难,朕命你部军队,从福建出发,停驻天津港听宣,一应兵饷费用,到天津港后由户部拨款。”
郑芝龙听到后嘿嘿一笑,满不在乎道:“知道了。”
郑森看到父亲这副样子,还是开口问道:“父亲,你打算怎么办?大军何日出发?”
“大军?你爹我哪来的大军,都用来海上剿匪,没有多余的兵派给皇上。”
“可是父亲,这毕竟是圣旨,万一以后皇上怪罪下来?”
“怪罪?儿啊,你这是读书读傻了,这些年,为父何时听过皇命啊?皇上还不是该给为父升官就升官,你可知为何?”
郑森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为父靠的不是他老朱家,靠的是手里有兵,真把老子逼急了,往海上一去,整个大明,谁有本事能控制老子?”
郑森看到自己父亲这个态度,知道此时多说已经无用,想到皇上另外给自己的一封密信,不由得又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被皇上说对了。
于是郑森拜别了父亲,马不停蹄的前往自己叔父、郑红逵的府上。
第16章 多方动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