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听到朱由检此话,杨士聪脸色惨然道:“陛下,臣是文官,怎可。。怎可亲自上阵杀敌?”
朱由检哈哈一笑道:“怎么,杨卿刚刚说完死而后已着就想反悔?文官怎么了?本朝文官上阵杀敌,卿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王承恩,让厂卫帮杨卿收拾行装,即日起赴辽东,为朕、为咱大明死而后已去吧。”
几个厂卫从旁冲出来,把此时已经跌坐在地上的杨士聪带了下去。
朝中百官看到朱由检如此处理方式,原本跃跃欲试的众人往后缩了缩。
他们还以为朱由检是原来的崇祯,只要文官集团抱团,总会屈服,但是此时朱由检可不会惯着这群文官。
明亡,跟这群不干正事的文官有很大关系,天天党争、整人玩的贼溜,军事上无知的近乎白痴。
到了南明小朝廷的时候,北有满清、西有李自成,军情十万火急,结果南明这群君臣每天想的事情都是怎么把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
倒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这时下首又出来一人,对朱由检道:
“陛下,让杨谕德去当一普通军卒戍边,这不是为君之道啊,这样下去,怕是亡国之兆。”
还有不怕死的??朱由检心道,从王承恩嘴里知道此人是修纂杨廷鉴,这是明朝最后一位状元啊。
“那你以为该如何?”
“臣以为,陛下应广开言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样才有君臣之义,才可中兴大明。”
听到这番书呆子的话,朱由检倒也没生气,道:“那卿以为,内阁是不是也要按照杨谕德的意思调整啊?”
他想知道,杨廷鉴身后是不是也有陈演和魏藻德的影子,这俩人,看来还是欠收拾。
陈演:??
魏藻德:??
“陛下,内阁之事,臣不敢妄言。”
看来确实是个书呆子,脑子正常的不会在朱由检气头上跳出来。
懒得跟杨廷鉴废话,于是摆了摆手,对众臣说道:
“前内阁阁臣陈演、魏藻德,今天朕就正式告知尔等,这二人此生永不录用,怎么?你们都想公然结党吗?”
“你们可有一人担心国家安危,江山社稷?党争从天启朝到如今,可曾停息?你们不就是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为了屁股下的位置吗?”
“朕如今早晚睡不着,四处闹贼,你们不出力,朕不怪你们,可是要还有人敢扯后腿,可别怪朕不讲恩情。”
“杨士聪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再敢无端挑事,借江山社稷之名,行那党争之实,就去给杨士聪做个伴吧。”
一席话,整个皇极门鸦雀无声。
朱由检现在只能用重典,这群文官要是再来扯后腿,他就真的要对这些人下狠手了。
退了朝,内阁如往常一样跟朱由检去了皇极殿。
“诸位阁老,今天这事是不是有陈演和魏藻德在后面推动?”朱由检语气不善的问道。
蒋德?出列道:“陛下,应该是有这两位的推波助澜,不过这事虽然陛下今天强硬的按了下去,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就完事。”
“哦?阁老的意思是,他们还敢再来这么一出?”
“嗯,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平息,今天杨士聪出来应该只是试探。”
朱由检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11章 朝堂之上来风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