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其实这种思路是很正常的,因为京师北方一线是宣府和大同,有重兵把守,此时明朝大臣都不觉得李自成会从这里打来。
结果李自成亲率大军就从这里来了,南面打保定的是一支偏师。
李自成:成年人我都要。
宣府和大同的重兵呢?
投了投了。。
明朝众臣:???
朱由检道:“范阁老所言有理,可是若闯贼兵分两路,偏师走保定,主力走太原、大同、宣府,然后威逼居庸关,那又当如何?”
“这。。宣府大同有重兵啊!”范景文道。
朱由检叹了口气道:“可是所谓的重兵可以信任吗?王承恩,拿舆图来。”
摆好舆图,朱由检在舆图上画下李自成的行军路线。
几位阁老道:“若真如此,陛下可有什么想法或者应对之策?”
朱由检沉声道:“弃太原,收拢宣府、大同以西之兵,据守宣府、大同,宣府大同以西,坚壁清野,此第一道防线。”
瞬间,几位阁老就炸了锅,难道又要放弃国土吗?
方岳贡有点颤颤巍巍的出列道:“可是陛下,太原尚有可用之兵,尚有一战之力,倘若如此处理,朝中怕是永无宁日了。”
他们身为阁臣,这种时候,不敢骂皇上的人,肯定会把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有明一代,被喷下台的阁臣数不胜数。
朱由检道:“朝臣议论不必理会,此事皆是朕的主张,有问题朕担着。”
“宣府、大同领兵之人,朕不信任,朕已命山西巡抚蔡懋德收拢太原兵马、百姓退守大同,赐尚方宝剑,总理大同一切事物,节制阳和,有先斩后奏之权。”
“同时,朕已密信藩封太原的晋王、藩封大同的代王,拿出一切财物劳军劳民,否则莫怪朕不顾血脉之情。”
“代州总兵周遇吉,退守宣府,赐尚方宝剑,统领宣府一切事务,朕已调拨二百万两军费,即日启程,送往宣府、大同两地。”
“原大同总兵姜?、监军太监杜勋、阳和军备道于重华等人即日起赴京听勘。”
对于投降分子,朱由检要趁着还没乱,把他们全搞到京师来,要是等李自成打过来,这群人就只会说一句话:
臣期期不敢奉召。
听完朱由检的话,知道圣旨早已经颁发出去了,现在几个阁老也没办法说什么,只能苦叹一声,准备扛着朝臣的急风骤雨吧。
范景文此时又出列,道:“陛下刚刚说宣大是第一防线,可是还有第二条和第三条?”
朱由检听完点了点头道:“嗯,朕已命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动员江北四镇,务必凑齐精兵十万,守居庸关、保定,粮饷翻倍,等大军开到就有粮饷发放,绝无拖欠。”
“至于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兵,等刘泽清进京后朕再决断吧。”
妈的,实在太难了,兵就是这么多兵,拆东墙补西墙,将要不然就是军阀,要不然就是投降派,镇的住场子的一个没有,朱由检心里苦。
这怪谁?
怪自己。。
“可还有第三道?”范景文又问到。
“这里!”
只见朱由检拿出朱笔,在地图上狠狠的划了个圈。
“朕与闯贼在京师决一死战!”
“尔要战,便战!”
轰!!!
第5章 三道防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