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6章 重建帝国在东非的统治[2/2页]

帝国崛起 诚实猫的小范围谎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利,但凯塞林元帅却说:
      “在马耳他岛的攻击战中,空军损耗很大并且很难短时间内再对北非战场提供三路的支持。而且第7航空队已经被**重新调回东线,现在非洲的地面部队如果要想得到空军的有效支持,就只能缩短战线,并且采取重点进攻。”
      凯塞林元帅的担心出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空军战机数量不够,在马耳他岛的战斗后受损的飞机高达200架,虽然坠毁不多,但受损的战机还是要经过维修之后才能重回战场。
      另一方面是战线太长兵力不够。虽然说这次帝国非洲军团的坦克数量史无前例的接近了1000辆,但兵员却还在15万上下,并不支持在非洲这样几百公里长的战线上铺开。
      隆美尔元帅则对前线的情况很乐观,经历过从托布鲁克到阿拉曼这样漫长补给线的他知道王国接下来会面临和他之前一样的局面。从此以后开罗的补给要从南部的共和国殖民地从南到北沿尼罗河跨越整个埃及才能送到。
      但这时以利亚指出:
      “情况相似但不一样,隆美尔元帅。我们那时候的运输在海上就会消耗70%,路上会再消耗20%,所以补给经常不足,战士们连饱饭都吃不上。但是王国就算在海上消耗70%,路上再消耗20%,那他们送到开罗的那10%,还是比我们一开始的100%还要多。”
      以利亚提出的这个现状,就是帝国和王国背后工业实力的差距——其实主要是合众国的工业产品太过于丰富,可以不计损耗的给他的所有盟国送到前线,包括王国在内,也包括联盟。
      隆美尔不是一个斯文的人,他总是严格要求周围的人,要每个人像他一样有一副钢筋铁骨和坚韧的意志。如果是其他人特别是意呆利人提出补给量的问题的话,恐怕隆美尔就要问候对方的祖宗了。但以利亚是他欣赏的人,而隆美尔是不会对他欣赏的人出言不逊的。
      “以利亚上校,你认为兵分三路的话我们有几分把握能胜利?”
      隆美尔这样问了,以利亚回答说:
      “分兵出击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个好计策,我已经在刚刚过去的亚历山大港战役中领教过分兵出击所造成的困难局面了。”
      “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行动?”
      “以河为界,从北向南逐步收缩战线,直直地攻入开罗城。然后宣布建立帝国属东非领地,扶持埃及当地的反王国势力建立傀儡政权,吸收埃及当地人继续对抗王国。”
      以利亚的这个想法与隆美尔很合拍,不过隆美尔只想到帝国属东非领地这一块,并没有想到还可以扶持一个政权来确保当地统治。
      如果以利亚的计策能够实施,那帝国在埃及的战争就不是远征,而是一场“本土化”的战争了。要知道埃及的反王国势力可是不少的。

第156章 重建帝国在东非的统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