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坐着轮椅去参加决赛的。
周日是艺术节的第五天,是艺术展。
今谙还没走到画展,就远远地见到那里围了一大批学生。
她想起昨天喻清舟和她说的话。
“对了,我还没问过你,之前给画展的画,你画了什么?”
“只是很普通的一幅画。”
他是这么回答,可是她不信。
不知道是不是别人特意安排的,喻清舟的画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显眼到一进门就看到。
艺术展被安排在艺术厅,学校的艺术厅通常是用来呈放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类艺术比赛获奖的作品。学生会为艺术展的举办申请了艺术厅的另一个地方,与这些学生的作品隔开来。
她走到喻清舟的画前,看到这幅画后沉默许久。
这幅画临摹莫奈的《春天》,名字也取为《春天》,只不过画中的人物原本是莫奈的妻子卡米尔,现在他来画,是换了人。
画中的少女和卡米尔穿了同色系的衣服,不过是一件设计繁复的芭蕾舞裙。同样是坐在草地上,少女没在看书,而在浅眠。腿上摆了本张开的书,手无意中搭在书上面。
少女的裙摆自然地铺在浓绿或浅的草地上,深浅不一的色彩形成了较为柔和的对比。午后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光影细碎,斑斑驳驳地落在裙摆上。
今谙记起来,那时她初中,参加一次比赛后惦记吃饭,连衣服都没换下来就回了家。后来吃饱喝足,天朗气清,她去后花园看书,不知不觉就在树荫下睡着了。
后来管家告诉她喻清舟来过,她当时也没怎么在意。
在右侧一同张贴用来备注的纸上,第一行是画名,第二行是作者名字,第三行是用来解释画中的内容。第三行只备注了短短一句话,“春天里的事物都太浅薄。”
她曾经吐槽过喻清舟不懂她的文学与浪漫,但他好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渐渐改变。
文化节过后,他们班的积分达到了第一,也获得了可自主选择下学期春游研学地点的奖励。
“你家同桌什么时候回来?”刚结束了期中考试,林遥霜毫无精神地趴在桌上,有些无聊地在写写画画,又用笔戳了戳前座的肩膀。
正在复盘这次期中考的今谙没回头看她,不假思索地道:“决赛名单昨天不是出来了吗?我们学校一共三位,应该进集训队了吧,等比赛结束后才回来。”
“你就应该跟他一起参加。”林遥霜看了看正在看书的纪书礼,“你性格什么时候和书礼一样,变得这么佛系了。”
“我参加也不一定获奖啊,自从中考后就没碰过这种东西了,只是偶尔写写,没时间准备这个,太累了。”今谙预估了下这次考试的分数,转过身看向林遥霜。
“遥霜,下学期末选课分班,你考虑好选什么了吗?”
林遥霜因她这问题而难得思考了一番,“理科吧,我们班应该大部分是选理的吧。”
今谙去问纪书礼,得到的答案也是同样。
纪书礼见她问来问去,心里隐隐有种猜想,“你要报文科?”
此话一出,林遥霜也跟着看她,愕然地复制纪书礼的话,“你要报文科?”
“啊……”今谙拖长了尾音,眼尾上扬,瞳孔好似有细碎的光,勾唇浅笑,“大概吧。”
相比物化生,她对政史地更感兴趣一些。而且,她政史地的成绩也不差。
在期末考试前,喻清舟比赛回来。众人对他拒绝保送的事情已经免疫了,姜樾还调侃他,“在外面比赛回来还参加期末考试,真是被压榨的一点不剩。”
喻清舟初中也参加过竞赛,和今谙一起参加并获奖。那时候只能保送公立学校,可以保送到明京附中,不过两人都拒绝了,所以熟悉他的人对他这次的拒绝也不会诧异到哪里去。
考试后的第二天,喻清舟来找今谙。
管家告知他在书房,他推开书房的门,看到的便是一副凌乱的场景。
少女盘着腿、穿着睡裙坐在地上的毛毯,面前是低矮的书桌。已经是一月,外面气温很低,房间暖气开得很足。周围凌乱散落了一地的书,寒假作业、学习资料以及一大堆书籍小说。
她趴在书桌上,正写着什么。听到开门声,看向来人,眼底闪过几分惊喜,扬了扬眉,“你怎么过来了?我还以为你在家学习呢。”
她眼眶有些红,喻清舟没急着回答她的问题,坐到她旁边,抬手轻轻摸了一下她的眼尾,对上她尽是雾气的眼眸,迟疑地问道:“这里怎么红了?你昨天……哭过了?”
“我……”今谙有些心虚,“我哪有这么容易哭。”
喻清舟挑眉,“是吗?那以前总在我面前哭的人是谁?”
今谙小时候很爱哭,而且她有强迫症。
练琴拉整首曲子的时候拉错一个音就要重来,持续错就会不耐烦,越不耐烦就越想哭,最后就会造成一边流泪一边拉琴的局面。无论是练舞的时候跳错一个动作或者被老师骂了,还是死活写不出来题,她都想哭。
“……”今谙摸了摸鼻尖,转移话题,“你的腿已经彻底好了吗?没事了吧?”
“已经好了。”喻清舟看向她桌上的书,“在看什么?”
今谙将书合上,给他看书封,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她安静了几秒,忽然道:“对了,你的生日礼物,我还没有给你,你怎么也不问我。”
他生日那天,还在集训,今谙也只是给他发了祝福,说生日礼物等回来后给他。他回来后就赶上考试周,也没有和她说这件事,忙着考试的她自然而然就忘记了。
她没等他回答,就起身出门,“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拿。”
喻清舟看向她的书,书里夹着页书签。思忖片刻,他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书签是一张长方形卡片,上面被人写了行字,字如行云流水,时间看上去很新——
“春天里的事物都太浅薄。”
第23章 春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