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报还一报[2/2页]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科创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那壶黄山松萝茶换成了一小碗辽东参茶。
      张熹也没有说一句感恩的话,继续从容不迫的站在屏风旁边。
      张熹喝了一口参茶。
      丫鬟带着一名穿着苏样绸子的青年,迈步走进了正厅。
      青年只看见了张熹,对着钿银松鹤屏风恭敬的行礼道:“学生齐泰,拜见座师。”
      漕运使依旧是闭目养神,没有说半句话。
      正厅内气氛莫名的一滞。
      齐泰越发的紧张,心里更是局促不安。
      朝廷六部以吏部职权最重,吏部又以文选司职权最重。
      漕运使曾经掌管过文选司,大明朝所有官员的前程都在他的手里,一直到现在还遗留着很多人脉。
      齐泰这次前来,首先是想巴结上这位煊赫重臣,其次是想调动到一个肥县当知县。
      不为了捞银子,只为尽快升官。
      浙东文官官员有的贪财,有的贪权,他就是贪权的那一部分官员。
      齐泰拿出手里的漆金匣子,双手奉上。
      所有清秀丫鬟立即退了出去,叫来家丁守在门口。
      等到正厅内只剩下三人。
      张熹先是愣了愣,立即迈步过去取走了漆金匣子。
      齐泰松了一口气:“学生听闻座师喜欢案头清供,特意寻来了前朝珍藏的红丝砚。”
      张熹杵在屏风旁边,本来还对齐泰的到来有些莫名其妙。
      听到齐泰好一副尊师重道的口气,心里好笑:浙东文官真是把尊师重道玩出了花样。
      漕运使曾经担任了齐泰那一年的主考官,便是他的座师。
      给座师送上名贵的红丝砚,应该受到大明律刑罚的行贿,变成了尊师重道的一片孝心。
      另外,齐泰送礼的水平,也着实让人佩服。
      送礼讲究个投其所好。
      青州砚在唐宋两代一直被视作天下第一砚,红丝砚更是青州砚里的奇品。
      对于喜爱这类清供的文人雅士来说,简直是送到心坎里了。
      这方砚台前朝六部部堂珍藏的红丝砚,不就是在说漕运使以后能够成为一部部堂。
      这一记马屁拍的当真是出神入化。
      漕运使听到是前朝部堂珍藏的红丝砚,睁开了眼睛。
      看向站在钿银松鹤屏风旁边的张熹。
      还是一句话没说。
      只是伸出手指点了点那碗参茶。
      再次闭目养神。
      张熹还是按照回忆,叫来管家给他上了一杯参茶。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让张熹彻底看不懂了。
      齐泰能够得到一杯参茶,显然是一件好事,脸上却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虽然掩饰的很好,张熹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隐约猜到了这里面的一些门道。
      参茶应该是指某个官职。
      不过,具体指的是哪个官职,张熹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归不知道,还是把这一切牢牢记在心里,等到上报给通政司衙门的时候,一切都要事无巨细的写清楚。
      漕运使还以为张熹不知道是他害死张熹父亲,是他踩着妹婿的脑袋爬到了现在的位子。
      漕运使因为揭发张熹父亲有功,现在一切都将重现,只不过是漕运使要被揭发了。
      他的这么脑袋也要成为张熹往上爬的垫脚石,不是为了做官,只是为了杀父之仇。
      齐泰心里满是牢骚,骂了一句真是贪婪,脸上还是一副谦卑的模样:“学生就不叨扰座师了,有时间再来拜访。”
      张熹目送齐泰离开,心里已经想好番报怎么写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报还一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