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李隆基脸上的兴奋一下子散去了,他小声嘀咕:“我也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昏庸,让节度使发展起来。”
      听的他这话,赵匡胤毫不留情的吐槽,“你不知道?”
      他看着李隆基,戏谑的说:“你既然都知道节制文臣,防止地方官吏专权,那为什么要设立十大节度使,形成固定军区!”
      “而且,节度使得皇命出征时,授予双旌双节!”
      “出行时,四处竖立纛旗,威仪甚重也就算了,还有军事上的专权斩杀的权力。”
      “让节度使拥有军,民,财三项大权你都觉得不够,经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甚至达到了四镇。”
      “这就是建立一个国家都足够了。”
      “总共才十镇军区,一人统领四个镇,你是疯了吗!”
      “节度使完全就相当于当地的土皇帝,你这不是纵容节度使做大,然后生出叛乱之心吗?”
      听的赵匡胤直接撕掉他的遮羞布,李隆基有点恼羞成怒了。
      而李世民…
      “你…”
      李世民看着李隆基,愣愣的说:“你的脑袋…被驴踢了吗?”
      就是刘彻都忍不住无语!
      整个大唐那么大区域,才十个镇的军区。
      一人统领一个镇,他都觉得不够保险。
      拥有军,民,财三项权力的节度使,这跟他爷爷,父亲在位时候的诸侯王有很大区别吗?
      没有!
      让一个节度使兼统两到三个镇,他更是想都不敢想。
      除非临时设立,事后立刻收回,并且必须派遣文臣,亲卫制衡。
      不然…
      他绝对坐立难安!
      权柄这东西,岂能轻易假以他人。
      “这跟东汉末年的州牧们没任何差别啊!”
      杨坚都被李隆基这波操作给震惊到了。
      汉灵帝那么昏庸的人,都知道一个州,派遣一个州牧。
      而不敢两到三个州派遣一个州牧管理。
      李隆基…
      是真的胆大!
      “东汉末年的教训就在眼前,你居然都学不会吸取。”
      “说你昏庸吧,你能任用那么多宰相,利用完就罢免,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向上,政局清明,国力强盛,俨然圣君之姿。”
      “说明圣明吧,你却连最基本的防止专权都没注意,反而自己制造专权者,可谓是昏庸至极。”
      赵匡胤啧啧称奇的看着李隆基,“你说,我该怎么说你好呢?”
      李隆基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如今是天宝元年,他对节度使有这么大权力,是完全知情的。
      不过,安史之乱还有十几年才发生。
      这一点,他确实是不知道!
      【玄宗重视内政改革的同时,对兵制也没有忽视】
      【改革府兵制为募兵制,由朝廷招募健壮之士建立军队,打破均田制对士兵的束缚】
      【既解除了府兵制下需轮番守卫边境之苦同时,又为集中训练,提高士兵战斗力提供了保证,也获得了充足的兵源,开创后世募兵制度的先河】
      【改革兵制之后,玄宗又加强了对西北军镇的扩充训练】
      【同时扩充屯田范围,增加军粮产量,并加强马匹的驯养补充,大范围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妙啊!”
      看

第313章 有圣君之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