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8章 矛头对准皇太孙![1/2页]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奉天殿,大朝会。
      作为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朱元璋每天都有很多的政务需要处理,虽然在大朝会里不会真的讨论出来国家政令,
      但是能够通过百官的反应,让皇帝知道施政举措该当如何,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作出调整。
      大朝会作为百官觐见的日子,可以让皇帝与百官有近距离的接触,也具有防备权臣蒙蔽圣听的目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一同下拜行礼。
      “众卿平身!”朱元璋坐在奉天大殿的龙椅上,极具威严。
      礼部侍郎任亨泰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
      任亨泰便说道:“启禀陛下,河南布政使司的项城、西平、光山、泌阳、太康五个县还没有县学,臣恳请在此五县设立县学,供给廪米。”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朱允?椎溃骸岸杂诖耸拢?侍?锬阍趺此担俊
      朱允?鬃?蛉魏嗵??实溃骸叭问汤桑?菸宜???挥邢匮У牡胤交共恢拐饧父霭桑俊
      任亨泰回答说道:“回禀殿下,自洪武二年,陛下曾经下诏,命令天下府、州、县都要设立学校,称为府学、州学、县学。在边地设卫的地方也要建立学堂,称为卫学,统称儒学。”
      “只是北方地区之前遭到元兵为祸,这些年来陛下励精图治,终于有所恢复,在许多县也陆陆续续设立了县学,只是至今仍有几十个县没有。”
      “按照礼部制定的次序,这才轮到这五个县了……”
      按照任亨泰的说法,就是要一步一步来,毕竟设立县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有好的老师和掌管者。
      另外还需要投入财力,这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项负担。
      朱允?椎溃骸澳忝抢癫磕贸鲆桓稣鲁蹋?】焱臣瞥瞿男┫鼗姑挥邢匮В?癖鼐】焐枇ⅲ
      那么多学读书人求知若渴,若是没有学堂,他们将从何处读书?此乃读书人的渴望,也是朝廷的恩德,不可轻忽!”
      “是!微臣遵命!”
      任亨泰非常欣喜,因为如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设立完毕,现在有了皇太孙殿下的首肯,进程将会快上许多!
      朱允?子种龈浪档溃骸俺?⑸枇⒀?玫哪康模?褪俏?巳酶?嗟娜四芄蝗胙Ф潦椋?靼资ト酥?溃??次??ЯΓ
      所以学堂教授切不可马虎随意,四科都要重视,也要对学子的品行加以审查。”
      如洪武十七年设行都司儒学,洪武二十年设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及诸士司儒学等。
      可见,当时明代的官办地方教育是很发达的。
      府、州、县学及各卫司儒学的学科内容,按洪武二十五年的规定分为四科。
      礼,就是要熟读经史、律令、诏诰、礼仪等书;
      射,就是由礼部颁布射仪,举行射法演习和比赛。
      书,就是要临摹名人法帖,每日五百字;还有数,要熟习《九章算术》。
      明代学生的待遇较优厚,学校都由固定学田为基金,学生入学即供给食宿,称为廪米,学生称廪膳生。
      学规很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月考、岁考,对学生的品行有稽查簿记录。
      如果在县学学了十年,依然学业无所成,或犯大过的,就要罚作吏人,追缴学费。
      并且朱元璋规定,学生不许评论政治等等。
      朱允?子侄匀魏嗵┑溃骸袄癫恳惨?邢刚绫鸶鞲鱿匮У难д?⒔腾秃脱档迹?φ撸?胖?д弑赜惺ΑJφ撸??源?朗芤到饣笠病!薄
      所以要对他们的品行和学问都要加以考虑,这件事你们礼部斟酌之后,再禀报给陛下。”
      朱元璋接过来说道:“皇太孙言之有理,甚和朕心,礼部就报给皇太孙吧。”
      任亨泰行礼道,“微臣遵命!”
      说完了话,躬身退回朝班当中。
      这时户部侍郎郁新立即出列,禀报说道:“启禀殿下,臣有本奏!”
      在得到允许之后,郁新说道:“户部涉及到大明的各方各面,事务较多,而随着大明日益昌盛,税收越发生增多,
    &nb

第368章 矛头对准皇太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