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人方才微乱的眼神看起来已经神思清明,眸中却多了几分黯然失落,也不知到底在琢磨些什么。
      小七继续道,“将来我还想再开一家酒肆,只卖桃花酒,也只卖黄河鱼。”
      将来载酒园林,与旧好新知,做些茶甘饭软,在燕国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出自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她为公子谋兵马粮草,是告诉公子,小七与公子共进退。
      她为自己谋安身立命的本钱,是告诉公子,小七愿留在兰台,也愿在蓟城扎根。
      见那人若有所思,小七问他,“公子不愿意?”
      那人回神,好一会儿赞许起来,“小七,你真了不起。”
      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与公子原本是两条路上的人,公子是不必劳作便什么都有的人,她却是除了劳作什么都不会有的人。
      公子如今爱重她,将来呢?
      将来她年老而色衰,色衰必爱弛,她又心性坚硬,不肯低头服软的性子,因而极不讨人喜欢,就这么一个人在燕国似无根的浮萍般,怎么能不为将来思虑呢?
      那人以额相抵,低低道,“都依你。”
      好呀,真好。
      小七心里欢喜,她勾住那人的脖颈,也不需说什么客气的话,彼此心里在想什么,彼此大约也都懂得。
      因而当那人说,“小七,去看看外面吧。”
      窗外的日光愈发地浓,陶罐里的桃花全都绽开,把这四面透风的新宅盈出了满满的桃香。
      盈满了桃香,盈满了日光,也盈满了盼头,盈满了渴望。
      小七没有一刻觉得燕国是这样的好,也没有一刻觉得兰台是这样的好。
      因而欣然应了,那人携她的手起了身,踩着与桃林老宅一样的木地板,一步一步地往外走去。
      你瞧,他们穿着一样的衣袍。
      粉白色的长袍,于袖口绣着几朵银边的山桃,在他们脚畔荡出一圈圈好看的涟漪。
      你不知道那人为了小七到底费了多少心思。
      她的柔荑被那人的手心攥得暖暖的,他说,“我给你想了一个名字。”
      小七不禁抬头问道,“公子想的什么名字?”
      那人面色温润,他含笑说道,“长歌。”
      春祺夏安,秋绥冬宁,长歌有和,独行有灯。
      犹记得从前有人问她,“叫什么名字?”
      她说她叫小七。
      小七呀,小七原也不算是什么名字。
      那人笑了一声,“真是贱名。”
      她低垂着头解释,“父亲说,贱名好养。公子觉得不好听,便为小七赐个名字罢。”
      那时的小七多希望公子能赐一个名字呐,她不是定要什么名字不可,但他若愿赐名,她便也能多活一阵子。
      可那时的公子嗤了一声,他不肯赐,他说,“不过是个俘虏,早晚要埋进坑里,何必浪费心力。”
      那时的公子许瞻金尊玉贵,干干净净。
      他只是靠在那里,并没有说一句话,那通身天潢贵胄的气度却叫人无处躲藏。
      那时的魏俘小七蓬头垢面,冻得鼻尖通红,粗糙的魏军袍子被马鞭抽得露出了内里絮着的棉花,靴底沾染的雪泥在炉子烘烤下化出一滩黑水。
      而今金尊玉贵的公子与那个蓬头垢面的小七拥在一起,金尊玉贵给蓬头垢面起了好听的名字,也神色肃然地称许一句,“小七,你真了不起。”

第392章 长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