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生意经[1/2页]

戴着空间回八零 风弦月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必达想得很好,毕竟是急中生智,难免又欠缺。
      方淑芬听了他的话,心中暗想:好家伙,你买两瓶酒三几块钱,我们还得买猪肉、杀只鸡来招待。这个还别说,关键是不喜欢你们啊!
      “哪有这么早就祝贺的?你们可别来!你们要是为这事儿来,我们一家得躲出去。”方淑芬笑着说。
      看着他也是心烦,她就半是说笑,半是认真地摆手做赶走状:“好了,快回家做饭吃饭吧,时候不早了!”
      “那好,那就到时候再说!肯定要祝贺!”何必达自解尴尬,呵呵笑着走出了院子。
      方淑芬见他终于走了,心里顿觉轻松好多。转回身要继续洗衣服,她看到赵?站在堂屋门口冲她笑着。
      正要问笑什么,她立刻得到了赵?伸出大拇指的赞扬:“妈,你说的真到位!”
      方淑芬得意地笑了一下:“哼,小意思!”
      赵?走来压水机边,帮着母亲递肥皂、换水。母女俩说笑着,活儿干得也就不觉得累,很是痛快。
      晚上一家人坐在饭桌边吃饭,方淑芬汇报了李德发和何必达来帮忙的事。
      先表示了感谢,赵永水再看着几个儿子和宝贝女儿说:“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万难!”
      别人的帮助是需要的,有时候是必须的。可这样得到别人帮助的前提,首先是自强。
      不是有“救急不救穷”的说法吗?
      要是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帮助,这份真心也都像是把金银财宝,丢进了水里沉了底。
      赵家人精心计算着各种收入的分配方法,不惜力地做着几样事业。更对有困难的村民,他们给予粮食、钱财的帮助。
      有钱不炫耀,不做坏事,仍是像原来一样的朴实。
      赵家人,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夸赞。
      “万事吉”烧鸡店的香气,在镇上飘起的同时,赵家和周家,以及为他们前来祝贺开业大吉的亲友们,齐聚在店门口。
      鞭炮声震耳欲聋地响了好久,大家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鞭炮声止住之后,镇上,以及到镇上买东西的各村百姓,立刻涌入店内。
      好香好诱人啊!
      蜜色的烧鸡,整齐地、一个接一个地摆放在封闭的柜台里。首先是清洁卫生,再就是,实在是太香了!
      空气里弥漫着烧鸡的,各种谁也说不清的调料味道。老百姓又都知道:这些烧鸡,是“万事吉”烧鸡店,直接从永乐村永乐坳的赵家鸡场里,直接采购来的小柴鸡卤制的!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谁不知道赵家鸡场的柴鸡纯天然、质量好?
      什么?你是外来的?也容易啊,找个自行车,或者坐上拖拉机,自己去永乐坳去看呗!眼见为实,不由得你不信!
      烧鸡店内的面积不算小,大概有三十几平方米。可不仅店里站满了人,排队的百姓们,更是一直延续到了大街上。
      烧鸡做得好,宣传做得好,这是首要吸引顾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开业前三天,买一只净重一斤左右的烧鸡五元钱,赠送卤鸡胗子五个;买两只烧鸡十元钱,赠送鸡大腿一个!
      这样的销售策略,在未来

第124章:生意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