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程一青听着他们两人一唱一和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他有些局促的坐下来,面上尽是无奈:“今日请二位来乃是有事相商,还请莫要再说笑了。”
两人见好就收,视线则是双双落在了他身上。只见他轻叹了一声后道:“这些日子临安城风波不断,两位可是听说了?”
听他提及,司明月和周迁对视一眼后自然是点了点头。
“如今的临安城可谓是多事之秋,现有天牢黄金案迟迟不能告破,现在刑部也被弹劾。”周迁沉吟片刻道,“在下也不好瞒着,如今吏部已经吵成了一团。就是今日行山兄不牵头,在下也会请二位一聚。”
吏部掌管人事,眼下除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理个章程上报,否则这管治不力的罪名也会落到他们头上。
作为这两件大事背后的始作俑者,司明月也跟着点了点头,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站在远处的沁墨看见这一幕也移开了视线,不敢去看那两位大人。
程一青也跟着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这一次刑部不少官员也被弹劾了,其中里面有大部分是礼部科考选上来的人,在下翻过历年卷宗,怕是礼部也逃不了干系。”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倒有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
司明月的目光在两人身上过了一遍后忽然笑道:“二位倒是想着远,这些事情本不该由你们操心才是。”
眼下整个临安城除了被牵扯进来的人外,最头疼的人该是她才对。
她忽然有些后悔,后悔太早将状纸交给王衍。
然而那个时候却是为数不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大理寺和京兆尹在临安城的职能有太多的重合,双方随意拉扯一下都能有不小的影响。
若是按照她先前的计划,状纸交给王衍后对方一定会慎重地将状纸内容查清楚,从而将矛头直指大理寺。那个时候大理寺应该已经找到了梁逸文和刑部连元思的把柄。
以她对李济的了解,李氏宗族在个人利益面前微不足道,因此他一定会选择弃卒保车,这样她就可以顺势接手了两位尚书大人。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竟然在短短几日后突然对刑部发难,而且在同一天,城外的院子就失了火。
所有的事情就像是被慢慢堆积到山顶的石头,只差一点点力道就能让它们失控,全数滚下山崖。
司明月沉思了起来。
正等着她后续的程一青和周迁两人见她就这么旁若无人的思考起来,一时之间也不再说话。
学堂就这么彻底安静了下来,头上的太阳缓缓升起,直到日中时,司明月总算是开口了:
“那些人虽然是由礼部主考入朝为官,但他们个人品行如何与礼部无关。公瑾大人想必是早有对策。至于吏部,古稷此人倒是有几分远见,知道事后陛下自然会征询吏部。所以二位究竟是在担忧何事?”
听见她这么问,周迁终于是如此说道:“前些日子有不少大臣上书,建议将京兆府并入大理寺,并且将大理寺从刑部分离开来,由大理寺全职负责临安城事宜。这件事情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现在王衍王大人突然发难,看似对着刑部,但最终目的想来应该是大理寺。不过王大人与达通兄相识,这件事情想必是不会做得太过,最后应该会不了了之。”
“然而此事也暴露了一个问题。”程一青适时补上,“如今六部在职能之上还是有不少不清不楚的地方,因此今日在下特地请王妃来,是想聊聊新法的。”
第 137 章 第 137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