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02 章 第 102 章[2/2页]

女帝成长记 查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可是陛下下旨他们也敢怠慢,明日众位随我一同去殿前参他们一本!”
      ...
      听着其他人议论纷纷,司明月揉了揉眉心示意他们安静。
      “既然翰林做了主且随他们去吧。”司明月道,“修书本就是他们负责,期间若是出了差错也怪不到你我头上。”
      听她这么一说,原本还有些愤愤不平的众人想了想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心中也舒坦了不少。
      更何况,任凭他们翰林折腾,最后校验的人可是他们,若这群老家伙继续冥顽不灵,届时定然就等着重修致死吧!
      “诸位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司明月见众人情绪缓和了便继续说道,“来几人帮本官将箱子抬进去,留下守阁人,其余的沐休去吧。”
      众人一听沐休,眼睛都亮了。唯独黄由懿则是看着她眼下乌青问道:“那大人呢?您已经小半月没有出宫,这次是否也要留牌?”
      “不了。”司明月摇头,见对方还有话要说便主动开口道,“此事过后本官会推举你为副掌事的。”
      黄由懿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喜色,又见她有些疲惫,故而道谢三声后就离去了。
      待人全数离去后,司明月这才回到案前,将先前写完的法令拿了出来,重修撰写了几句完善后才将其封装,准备日后献与皇帝。
      做完这一切后她微微松了一口气,视线却在不经意间落到了那本李氏的名册上。
      左右无事,她便索性坐回去翻看起来。
      临安李氏,前朝之时便是贵族世家,官至工部尚书。后来因小人诬陷举族搬迁至临安城。前朝末年又应当时的俞州王之邀出山,与季氏和陈氏一起协助俞州王平定天下。然而李氏一族曾在离开朝堂后分家,随后一族便南下去了静安府,以经商为生。
      “啪!”
      司明月猛地合上了名册,面上神色变幻莫测。
      南下,静安府,经商。
      她倒是头一次知道,李济竟然跟临安李氏有这般渊源。
      那李达通知道么?或者说,他若是知情,那刑部的纲要他可是交于了李似德?
      司明月坐不住了,她思忖片刻决定还是去探探李济的口风。
      简单交代了几句后,司明月便交了牌子出宫去了。
      她先是到了李府,敲门询问后才知道对方并不在府中,于是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敲响了程府的府门。
      这一次给她开门的并非是程府管家,反而是一个小孩,对方看见她先是一愣随后惊喜刀:“恩人!”
      司明月听见这个称呼连忙摆手,让他莫要再这般称呼自己。
      不过小孩才不听她的话,见她难得上门,便连忙将人迎了进来,自己则是跑着去通传一二。
      司明月看着他活泼的样子,回想起初次将人救下时他们木然的表情,笑了笑。
      不过她才等候不到片刻便听见院中传来了重重的摔门声。
      紧接着,满脸怒气的李济便从书房方向气势汹汹而来。
      司明月见他这般刚才问询便听见他冷笑一声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达通兄!江心,你怎得在此?”
      程一青追了出来,左右不见李济,倒是神色微妙的司明月。
      “这是怎的了?”司明月问他。
      程一青叹了一口气,将人带进后院凉亭内后才将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今日李济上门原意是来向他宣布自己面圣的喜讯,然而程一青对他用承诺之物换来的荣耀不满,故此说了几句。也许是其中一两句说得重了些,竟然引得对方反感,这才甩袖离去。
      “李达通面圣了?”司明月惊讶,“这是何时的事情?”
      “约莫有些日子了。”程一青道,“江心,方才可真我说得重了些?”
      “与你无关。”司明月轻微摇头道,“李达通本就是较真之人,你与他一同考取功名,如今你即将与婉儿成亲,婉儿是独女,日后公瑾家自然是你的后盾。相比之下他什么都没有,心中不平衡是正常的。”
      “可是...”
      程一青眉头紧皱,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司明月打断了:“眼下却有一事本想说与李达通,现在人负气而走便只能询问状元郎你了。”
      “江心请说。”
      “你对李达通府中籍贯可曾了解一二?”
      听她这么问,程一青仔细回想了一下后这才说道:“详细地或许不甚了解,只是昔日寒窗读书时曾听达通兄说起,他们李氏在百年前也是出过大官,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才不得不辗转到了江南。”
      听上去李济或许不知情。
      司明月微微点头,见程一青面露疑惑,思考片刻还是没有将李济与临安李氏的关系说出来。
      若是可以,他最好一辈子都不要知道此事。

第 102 章 第 102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