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护伞[2/2页]

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 京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补偿了多年工资,但那些钱,傅师母肯定是要攒给厉安宁的。
      更何况以宋幼湘的性格,也不可能花傅师母的钱。
      电风扇是天热后才出现的,电冰箱和洗衣机,可能早在他来京市之前,就已经在这里。
      宋幼湘到底知不知道,一旦被有心人注意到,她家里的这些东西,是完全经不起查的。
      当然,宋幼湘很低调,和周边的邻居虽然关系不错,相处和睦,但应该没人知道她这里什么都全。
      要不然,她这小院不可能这么消停过日子。
      借冰箱冻菜,借洗衣机洗床单被罩的人会络绎不绝地来,但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些电器的外表,也都做了伪装。
      如果不是今天人多,一台风扇放在厅里不够用,三台全搬出来,只一台摆在书桌上,外壳破旧的风扇其实并不打眼。
      三哥,这一碗是没有湃过水的,你吃这个。徐思曼单独拿了个小碗给徐叔青。
      徐叔青的身子虚,哪怕西瓜只是在井水里泡了一阵,徐思曼也担心他吃了受凉。
      更不敢叫他多吃,只叫他尝个味儿。
      徐叔青收回思绪,微笑着接过来,其实我不吃也可以的。
      他这把年纪了,总不能还嘴馋。
      结果话才说完,几个小的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刺溜直响徐叔青默默地拿勺子舀起一块。
      这些电器背后的秘密,徐叔青不想去考究,他徐叔青的恩人,还不至于想用几样电器都不能用。
      宋幼湘在江省出事,他鞭长莫及,但在京市,谁要是想动宋幼湘,动手之前,肯定得掂量掂量。
      忙着准备实习工作的宋幼湘浑然不知头上多了顶保护伞,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非常满。
      七十年代的我国,电子工业的水平还停留在靠铁锤和螺丝刀敲出电器,而临国却早已实现了家电产品生产的自动化。
      宋幼湘暑假实习的京市广播器材厂,就是这样一家生产水平极低的设备厂。
      然而放眼全国,像京市广播器材厂这样,有能力生产大型广播设备的工厂,只有寥寥几家。
      电视机此时就属于这类设备的一种。
      宋幼湘对现在国内厂家的水平没有抱有任何希望,但等她第一天去单位报到,她还是有些失望。
      准确地来讲,是有些大失所望。
      看上去有生产能力的京市广播器材厂,实质上只能小规模地生产笨重落后的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根本就没有生产彩电的能力和技术。
      而这个时候,邻不仅完成了生产自动化,还早已经有了国内听都没有听过的,传真和微波设备的生产线。
      并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把目光放向了国际市场。
      宋幼湘有印象的是,上辈子看新闻报道,官方的统计数据,在八十年代初,国内电视机的普及率才仅为每千人五点一台。
      远比于世界水平不说,连北朝的水平都够不上。
      宋幼湘进去实行,不是去生产一线,而是去坐办公室。

第五百七十六章 保护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