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徒弟沈惊鸿。
      后者脸上难以掩饰的激动。
      这么多年,他终于能和师父合唱一首歌曲,沈惊鸿觉得比第一次约会都兴奋。
      舞台上灯光暗淡,莫言坐在钢琴前,沈惊鸿则是抱着吉他坐在旁边的凳子上。
      一老一少的组合,给人一种特殊的韵味。
      在莫言对节目组点了点头之后。
      伸手敲响第一个音符。
      前奏响起,居然是一种温馨的感觉。
      歌曲信息出现。
      《十八岁》
      演唱:莫言/沈惊鸿
      词:莫言
      曲:莫言
      “十八岁那年钢琴前,写了无数遍。
      年少成名的挑战追逐前辈的经典。
      那时写歌,写曲都无心睡眠,
      情歌怎么写都写不厌……”
      沈惊鸿的声音中带着回忆的怅然,但是因为他的音色偏年轻,唱这种歌时带着意气风发却少了一种厚重。
      当第一段唱完之后,大家终于知道为什么莫言会亲自来演唱这首歌了。
      这哪是歌啊,明显是他的回忆录啊!
      “三十岁领奖的晚宴,
      心态已沉敛。
      以前的那些情歌已经被称为经典,
      我的作词,作曲早已太熟练。
      然而情歌依旧写不厌……”
      莫言的声音响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惊艳,但满是沧桑感的音色,在唱这种非常直白的歌词时,却让人心里隐隐发酸。
      这是一种岁月沉淀的感情。
      一种将经历写成歌曲时,返璞归真的感情。
      他双手弹奏着钢琴,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相比较听雨二十岁登上华语乐坛巅峰,莫言则是在三十岁成为曲神。
      当年的他意气风发,哪怕是当年的内娱霸主光年娱乐一直打压,他依旧在那种巨大的压力下成长起来。
      一首首经典的歌曲,承载着十年辛酸路,被无数人听着,唱着。
      “这些年,坠过深渊,也到达过山巅,
      白了头才发现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当副歌师徒两人合唱时。
      现场观众已经泪流满面。
      并不是歌曲很伤感,这首歌的曲调反而是那种温馨的感觉。
      这也是莫言的高明之处,他没有用那种苦大仇深来写这首歌,而是用一种长辈给晚辈讲述过往的感觉,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用一首歌的时间给讲了出来。
      这种感情更加真挚,更加的催人泪下。
      就连苏宇都不禁举起双手,给两人打着拍子。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举起了手,随着拍子摇晃着。
      现场的氛围伤感中带着温馨。
      直到这首歌曲结束,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掌声中有感动,有不舍。
      或许这是莫言最后一首歌,他用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首无比温馨但又感人至深的歌曲。
      这个扛了华语乐坛几十年的男人,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
      ps:这首歌参考了刘天王的《十七岁》。

第894章 比赛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