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2章:百废待兴[2/2页]

逍遥少将军 人世几春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的书坊宣传,人人奉公守法,不敢给梁萧添麻烦。
      只要西川军民挺过这最困难的一个月,西川的一切就能走上正轨!
      从西川逃亡的百姓,也有资格回返西川,接受土地分配,但必须要有流亡地官府开具的证明。
      开战之初,朝廷就为流亡各地的西川百姓做好这种备案,以备不时之需。
      最靠近锦城的郡城,百姓最先收到消息,人人欢呼雀跃。
      梁萧平定西川的消息,也迅速传向江南、西境、北境、京城……
      举国上下,无不欢悦!
      封狼居胥固然振奋人心,但尽可能以招降的手段拿下西川全境,令百姓更加认可国家,也认可梁萧如日中天的地位。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绝大部分百姓受限于文化程度,还要忙于生计,其实是很难去关心西川百姓存亡的。
      但也有一些看得比较远的百姓,尤其是书生,深刻明白平定西川的意义。
      西川稳定,大乾国的西南就得到稳定,不必担心背刺。
      百姓安居乐业,将来朝廷也能增加西川方面的收入,对整个大乾的稳定与繁荣都是极大的贡献。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平定西川,最终对全国百姓都有利!”
      越来越多的百姓,经过身边这些人的讲解,也恍然大悟,纷纷为西川百姓祈祷,希望西川早日安定。
      人世间终归是以愚人居多的,即使到了广开民智的现代,其实依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但百姓的愚昧其实何尝不是一种淳朴,他们并不需要去接受太多大而无用的道理,只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日子正在过得比以前更好,有了盼头,自然会拥护政权,甚至为此豁出性命。
      如果不能过好日子,甚至连温饱都不能保障,又怎么能让他们相信家国情怀。
      梁萧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大乾国的一切政策都以利民为先。
      正在养胎的萧清,喜出望外,但因为京城收到的只是一部分飞鸽传书,还需要等待梁萧的正式公文送达,才能正式裁定封赏。
      但萧清还是大笔一挥,命北境从祁连山一带运送牲畜,大量赶往四川,再带肉干等干粮,犒劳西川将士。
      安排犒劳之后,萧清又对王沧海、卓子房说道:“朕有意将西川与汉中合并,重设‘益州,二位觉得如何?”
      “可行!”二老齐声道。
      现在萧清只等梁萧公文,说不定梁萧会举荐太守,朝廷就不必特地从中央派遣。
      比如刘帆就是不错的军政人才。
      西川以前在籍的人口是二百万,但梁萧很清楚,实际人口至少要番一倍。
      光是一个锦城,百姓如此穷困,依然有五十万众。
      这也侧面说明,西川的地主豪绅与军阀掌握了太多黑户、隐户,牟取暴利,赫连家的家资能有几千万两,也就说得通了
      交州一带,距离西川不远,也迅速收到梁萧平定西川的消息。
      锦袍王、萧封、伊丽丝、胧月禅师……诸多逆贼首脑终于结伴逃回交州。

第722章:百废待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