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二十五章:战,起![1/2页]

网游开局我被抓壮丁了 红尘半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灯火通明。
      皇宫,御书房内,一人身穿冕服,头戴皇冠,俯身于案牍,批阅奏章。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唐皇,李世民。
      忽而,案桌前放着的烛火轻微摇摆,带动地面的影子晃动。
      李世民皱眉,正在书写的手并未停下。
      等到其手中的奏章尽数批阅完之后,方才将笔放下抬头,看向空荡荡的房间,言道:“有什么消息?”
      灯火摇曳,阴影处一道黑影出现,跪伏在地,言道:“回陛下,边关急报,枫月城意欲结盟,希望与我大唐携手,共同剿灭蜀国。”
      听到这则消息,李世民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波动,面无表情地答道:
      “知道了。上次朕不是已经拒绝了他们吗?那位卧龙先生还是不愿放弃?”
      “此信非是枫月城军师所写,而是城主所写。送信的人,让我等务必将此信送给陛下,言说陛下看见此信之后定会应下此事。”黑影答道,保持着匍匐在地的姿势,没有变化。
      不过,他方才的那般言语,却是一字不差地落在李世民耳中。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愣住了,看了黑影一眼,沉默了片刻,随后言道:“既然如此,就让元霸领兵出征吧。把他放到边境去,直面蜀国,想来那小子是早已经手痒了。”
      “既然想打,那就让他打好了。”
      中间只是间隔了不到半分钟,但自己陛下的态度却是在一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黑影的心中满是疑惑,抬头,带着不解地目光看向黑影。
      有心想说些什么。
      可那般的目光望过去,落在李世民身上,有心想问上一句,但又怕因为多嘴,小命不保。
      “下去吧。告诉元霸,敞开了手脚打就是了。那小子既然舍得用那一位的人情,朕便帮他把这一战打得漂亮点!”李世民说道。
      闻言,黑影拜倒在地,连声称是,随即方才退去。
      等到这个人离去之后,李世民召来护卫,让其去请徐茂公。
      不多时,徐茂公连夜赶来大殿,步履急促,显然是对自家陛下的深夜召见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殿内,李世民的目光落在徐茂公身上,随后言道:“徐国公可知,朕为何深夜召见国公?”
      “老臣,不知。”
      “南方的战事要打响了。蜀国和枫月城之战已成定局。如今的蜀国将大半力量都布防在南方,北方的守备力量薄弱,就像是一点也不害怕朕的大唐打过去!”
      “朕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自信,所以便想着请徐国公走一趟,与元霸一道,配合枫月城,灭了蜀国。”
      李世民的声音很平静,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只是,这般言语落在徐茂公耳中,却是让徐茂公的眉头狠狠地抽了一下,整个人脸上都露出惊骇之色。
      但很快,这抹惊骇便又被其隐藏起来,脸上恢复了平静,拱手作揖,连声称是,然后退下。
      见徐茂公要离去,李世民不由得轻笑一声,笑问道:“国公难道就不好奇,朕为何如此?”
      “好奇。不过老臣更知道,陛下想告诉老臣的,自然会告知。若是不愿告诉老臣,不论老臣如何询问,陛下也不会说分毫,不是吗?”徐茂公反问一句。
      一句话落在李世民耳中,李世民洒然一笑,连连点头,言道:
      “国公还是如往常那般有趣。也罢,既然国公已经这般说了,朕若是不给国公解释,倒是显得朕小气了。”
      自家这位圣上是什么脾气,旁人不清楚,他这个做臣子的还能不清楚?
      “陛下愿意说,老臣自当是洗耳恭听。”徐茂公拱手,言道。
      “朕与黄巾昔日的事情,国公应当清楚吧?”
      “知道一二。所以陛下此次出兵,只是为了偿还昔日的恩情?”徐茂公看向李世民,眉宇间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虽是问话,但这般问话之中却也带着一丝肯定的意味。
      面对徐茂公的这番话,李世民没有否认。
      或者说,此刻徐茂公的话,所说的,也就是李世民心中所想。
      如今,他所做的一切,确实也就只是为了偿还昔日的恩情而已。
      无关乎利益,只在于情分。
      这也是为何,当日诸葛亮的一封信没有将李世民请动,但刘元出面之后,李世民没有看信,依旧同意了这件事情。
      只在于一点。
      因果!
      情分!
      “动身吧。这是朕昔年欠大贤良师的,没有那一位,就没有现在的朕。至少,那个臭小子,我看着可比蜀国顺眼多了。”
      “告知李靖,让他守好边境。你这边对蜀国出兵,阎罗殿和其他势力的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李世民看了眼徐茂公,徐徐说道。
      闻言,徐茂公心中凛然,点头称是,随后方才退下。
      等到徐茂公远去之后,李世民起身,在房间内踱步,不多时走到那个御书房内的一面墙前。
      墙上挂着一幅神州疆域图。
      李世民望着面前勾勾画画的地图,叹了口气,紧锁的眉头中透露着些许的忧虑。
      神州,乱起来了
      ……
      东吴,一条小船顺江而下,向东吴而去。
      翌日黎明,东吴水域边境之上,一座巍峨城关屹立。
      城寨之上,水汽氤氲,在霞光之上似有万丈仙境冉冉升起,一眼望去,便能有着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当小船驶过之时,不多时,其左右与正前方便有数艘大船驶来。
      这些大船之上,左右两侧都配置有巨大的重锤,乃是船战用来敲击其他战舰的东西。
      当重锤落下之时,便能够将两侧的船只凿坏。
      这些大船呈夹击之势将这一艘小船夹住。
      船内,一道身影施施然走了出来,面色平静,看向左右的大船,内心没有丝毫波动。
      “枫月城信使,前来东吴送信,还望将军通秉吴王。我等愿与之做笔大买卖!”
      一句话传出,在漆黑的夜空中回响,但却久久都没有得到回应。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轻咳一声,出声讥讽:
      “枫月城的人?上次你们的信使便已经来过了,我家大王拒绝了尔等的请求,此次又来,岂非是狗皮膏药之流?”
      船上,那信使的涵养功夫倒是不耐,即便是面对这般言语,依旧神色平静,抬头望着众人,看了数眼,方才出声,言道:
      “请将军通传便是。此信乃是我加城主所写,并非是军师所写,呈与巫王,自有答案。”
      “若是将军私自阻拦,耽误了东吴大事,不知将军你有几个头,是否够吴王砍的!”
      “竖子,好大的口气!”
      几艘大船上,士兵大怒,低吼一声,腰间刀剑铿锵出鞘,泛着寒光,对准几人,仿佛随时都要爆发杀机一般。
      一时间,杀机毕露,四周的空气温度顿时下降了好几度一般,身处在这般的空间之中,犹如置身于冰窖,瑟瑟发抖,不见光热。
      如此杀机笼罩于身上,但船上的那个人依旧保持着淡定,没有丝毫畏惧,一双眸子平静地望着天空,望着对面的几人。
      “将军,考虑好了吗?”
      大船上,那位将军迟迟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对方,星光倒影在水中,好似一片星汉,在涟漪里荡漾,泛起波澜。
      “罢了,带他上来,送他去见大都督。”
      黑夜下,小船随着大船,无声无息地向远处而去,在平静的水面之下,甚至能够看到一阵阵暗流涌动。
      ……
      南蛮,此地终年迷雾,寻常人想要进入其中都异常困难。
      是以这一次,刘元安排南蛮送信之人好生斟酌一番,最后敲定了梅谦身边的五百狼卫之首。
      由这位南蛮的本地人带回去消息,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应该还能碰上传喜讯回狼图谷的雄鹰,告知部落酋长,狼舞诞子的消息。
      夜空下,狼骑疾驰,奔涌而去。
      ……
      大战前夕的夜晚,
      刘元待在城主府中,与城中诸位商量接下来的一战。
      该用的东西,总归得用上了。
      对刘元而言,这场战斗和之前的战斗不同。
      之前的战斗,我等皆是被迫而战。
      这一次,虽然也有被迫的成分在其中,但更多的还是善战一心。
      一战,惧否?
      不惧!
      刘元的目光落在身前的疆域布防图上,随后又收回目光,用平静的目光从武鸣、诸葛亮、刘伯温、高顺、花木兰、徐之才等人的身上扫过。
      “诸位,明日大战,可曾做好准备?”刘元平静地问了一句。
      “主公放心,我等已经做好准备!”众人齐声答道,战意满满。
      将这般神色瞧在眼中,刘元微微挑眉,嘴角略微上扬,脸上的笑容显得极为浓郁。
      随后,其神色平静地看着一旁的诸葛亮,言道:“师兄,既然都已经准备妥当,想来你们该筹备的事情也已经谋划得差不多。”
      “枫月城中有师兄坐镇,一切足以安好,基本上是用不着我这个城主的,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和高将军一同率领一军,外出作战才是。”
      刘元一本正经地说道。
      当这样一番话从刘元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在场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没有人答话,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诸葛亮身上。
      在很多时候,恐怕也就只有这位军师说的话,才能管些用了。
      诸葛亮偏头,目光落在刘元身上,带着一些疑惑,带着几分审视,似乎是想要瞧瞧刘元为什么会选择这般做一样。
      只不过,当他的目光落在刘元身上的时候,得到的只是满满的淡然,没有多少神色变化。
      “师兄有什么问题吗?”刘元看向诸葛亮,问了一句。
      “主公,你是一城之主,身……”
      没等诸葛亮接着向下说,刘元抬手,将其打断,然后自己接着说道:“师兄,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将帅之才不立危局。不过,而今是和蜀国两军对垒,真刀真枪地干!”
      “在高端战力上,枫月城有师兄和刘先生在,自然无惧。可除却一品之外,准一品对方还有两位,但我们只有宋先生一位。而且,冒昧问一句,宋先生愿意为枫月城而战吗?”
      刘元轻问一声,目光落在了大堂之上的宋应星身上。
      之前这位宋先生说过,他来枫月城可以,但他只管开学堂,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对于这样的要求,刘元应下了。
      也正是因为答应了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诸葛亮安排的这些行动之中,基本上就没有将宋应星安排进去。
      当然,刘元的这般问话,也是带了几分取巧的意思。
      若是这位宋先生答应出手,自然是最好,这样一来,枫月城也就多了准一品的战力,能够操作的空间也就大出来一些。
      听到刘元的话,宋应星瞬间陷入了沉默,满脸苦涩,无奈地耸肩,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刘伯温,似乎是希望刘伯温能够救场。
      不过,此刻的刘伯温就像是啥也没看见一样,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倒是异常端正。
      倒是他的这般行为,让无数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的身上,一时间浑身上下都显得有些不自在,忸怩着身子,屁股不断地挪动,如坐针毡。
      这玩意儿,在这种情况下,当真是难受得紧。
      毕竟,又有谁能够明白他此刻的无助呢?
      宋某来此,只是想要安心的教书,寻找突破一品的大道而已!
      罢了……
      宋应星叹了口气,正要说话之时,刘元却抢先一步出声,言道:“宋先生既然不愿,那我也不勉强。师兄,让我带领一只前军,冲杀于战场之上。”
      宋应星的话卡在嗓子眼儿里,却是半天都吐不出来。
      在听到刘元的话,心中更是自惭得紧,好似有着一块石头压在胸口上,半天都喘不过气来。
      许久,方才抬头,目光落在宋应星身上,拱手言道:
      “主公言重了。自打宋某踏进这座城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经将自己的荣辱兴衰和整个枫月城挂钩。只是宋某不善征战,恐误了战事,还请军师分配些杂活给宋某。”
      这句话从宋应星的嘴里一说出来,整个房间内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大半。
      刘元嘴角微扬,看向一旁的诸葛亮,正好发现自家师兄也在看着自己。
      四目相对之下,两只“狐狸”脸上的笑容变得越发浓郁。
      一旁,刘伯温听到自家好友的这般答复,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点了点头,算是给这件事情画上一个句号。
      有了宋应星的加入,在面对蜀国余下两位准一品大将的时候,倒是有了些许底气。
      一个准一品的宋应星,一个二品的李白,一个二品的高顺,一个三品的刘元,以及刚突破三品的花木兰。
      这,基本上算是如今枫月城之中,除却诸葛亮和刘伯温之外仅有的高端战力了。
      陈玄奘自然是不在其中。
      仅从当日他离去之时与诸葛亮的交谈来看,当日那个大和尚之所以愿意出手,并非是为了帮谁,仅仅只是希望阻止战争,尽自己的一份力,阻止杀伐。
      当杀伐不可阻挡,真正要掀起的时候,他会选择中立,会袖手旁观,默默为死去的战士诵经,送他们往生。
      这,是和尚的态度。
      当然,如果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一方,想要屠城,想要屠戮无辜的百姓。
      那个时候,和尚依旧会站出来,用自己的性命庇佑百姓。
   &nb

第六百二十五章:战,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