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危机,有时候并不会给你准备的时间!
      在东宁造船厂刚刚建造战船不久,辽东那边就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继任辽王李彤下令辽东境内,所有粮食禁止外运。理由是去年夏季大旱,粮食欠收,又经淮北大水外运粮食太少,辽东境内入不敷出。
      除了粮食禁运之外,还有一个坏消息,便是对过境货物,尤其是出入东宁的货物,征收五倍的税赋。
      无形之中,变相阻止东宁货物的销售。
      然而,这不是唯一的做法!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迎头风。
      在辽东下达这样命令的同时,江南、钱塘、湖广等粮食高产区,也发布了同样的命令。
      并且,也提高了东宁商行的税赋。
      和辽东最大不同的便是,这些省份还在变相鼓励当地流民、贫民,移居东宁。
      这些地区,也是以往东宁外购粮食的主要地区。
      也是现如今,东宁新货物销售最旺的地区。
      只不过,让李信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省份竟然还在鼓励流民、贫民移居东宁。
      对于这样的做法,李信略微一想,便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关节。
      朝廷的意思恐怕是,切断东宁外购粮食的渠道,另外增加东宁人口。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之间,东宁粮食势必会越来越少。
      到时候,东宁无粮可吃的时候,这些流民们就会起来闹事。
      这样的阳谋,李信自然一眼就能够看穿!
      不过对于这样的阳谋,也是最无解的!
      毕竟,东宁省自己的粮食,并不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而且一些地区,也切断了粮食购买。
      李信最担忧的是,既然大乾国各省选择如此做,背后定然有朝廷的暗中推波助澜。
      李铭既然如此做,那在海上运输粮食的商队,定然也会遭到袭击。
      毕竟,南洋地区的贸易渠道若是断不了的话,东宁粮食还能够外购回去。
      而朝廷工部掌握着一支庞大的船队,再加上江南、钱塘、岭南等地水师的袭扰,难免会出现这种局面!
      想什么来什么!
      在这一道道不好的消息,传来的同时,庆余商行、孙记商行那边,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从南洋采购粮食的船队,在岭南、钱塘等地附近海域,遭遇到了海盗的袭击。
      两家商行总共有六艘运粮船,被击沉,数万石粮食亏损。
      对于这样的消息,李信脸色大变!
      说是海盗,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朝廷故意为之!
      只不过在明面上,没有撕破脸皮罢了。
      “殿下,”
      赵秉璋叹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李铭是真的要对我们动手了。”
      “是啊!”
      李信斜靠在床榻上,缓缓点点头,道:“怀璧其罪!
      谁让我们东宁,这两年太过招摇,崛起太快了!
      是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慌的!
      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们也该想到这样的局面!”
      对于李信能够这样想,赵秉璋还是有些欣慰了。
      以赵秉璋对殿下的了解,既然殿下想到了后果,那自然也想到了应对方法。
      这也足以说明,殿下看似年轻,实则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主啊!
      “殿下,”
      赵秉璋笑眯眯地望着李信,问道:“目今之局面,我们该怎么应对?”
第125章 对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