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学校、新教材[1/2页]

帝国崛起开局打造钢铁皇朝 紫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入夏之后,东宁省的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
      不过夜晚,仍旧有些凉爽。
      这段时间的李信,也过得非常充实。
      白天视察一下各个工地的建设情况,或者接见一下东宁城的军政高层,听取关于军政事务的汇报。
      晚上,李信也在智能科技里面,继续找寻科技。
      这段时间,李信也在筹备一个庞大的计划。
      那便是——学校!
      虽然手头上有智能科技这个bug,但是人力终究有时穷,仅仅依靠李信,依靠东宁城现有的熟练技工,还远远不够。
      工业时代,钢铁革命!
      靠的不是一个人,靠的是一代人、数代人的不断努力!
      因此,注重人才培养,就要早点提上日程了!
      现如今的东宁城,相当于一个大型企业。
      城内所有人员,全部由东宁信王府提供食宿等,学校建设自然要同步配套。
      李信思来想去,还是彻底摒弃了这个时代的教育。
      毕竟诸如什么四书五经、礼易春秋,单单这些可引领不了工业时代的潮流!
      因此,新的教育体系,要形成一整套体系。
      在智能科技里面搜寻了一段时间之后,李信将后世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课本教材,全部抄写了下来。
      幼儿少年上学之时,开始读书识字,学习数学知识,储备基本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
      这就需要后世的《语文》、《数学》、《自然》等课程。
      正好后世一整套课本教材,那都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经过了数十年的实践验证。
      李信也全部照搬了过来。
      甚至,李信还把一些字体、拼字、数字,也沿用了后世的成果。
      中学时代,便开始接触《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
      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也都全盘挪用过来。
      单单这几套教材,就耗费了李信大量时间。
      好在,学校建立自然要一步一步来。
      因此,李信还是先从小学课本教材开始。
      另一边,李信也召集赵秉璋、刘静轩、何同元等人,筹议建立学校制度。
      “学校?”
      赵秉璋眼睛一亮,赞叹道:“殿下,这是好想法啊!
      在边陲之地,传播圣贤知识,利在千秋之事啊!”
      “赵先生,”
      李信微微摇头,说道:“我想了想,因为咱们地处边陲之地,因此学校所学知识,自然要考虑到我们要用到的东西。
      实用为主!
      诸如圣贤之书,用处也有,但是东宁制造总局、狩猎队那边,暂时用不到吧。
      我打算,新学校采用新课本教材。
      这段时间,本王拟定了一套新课本教材,便于读书识字、提高知识,你们先看一下。”
      说着,李信吩咐侍者将几套教材,传给在座几人。
      赵秉璋接过这套教材,翻开一看,整个人愣住了。
      这教材上的东西,从未见过。
      这符号,到底是什么东西?
      还有一些字体,怎么感觉笔画少了很多啊?
      怎么回事?
      赵秉璋瞪大眼睛,望着李信,一脸不解。
      “赵先生,先别急,你先看看。”
     

第66章 学校、新教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