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很多次,虽说没什么有用的消息,但赵晖若是听不到汇报,反而会心中不安。
接连三日,斥候的汇报全都是没有任何异常,好像这两国联军打定主意要在这里跟他们对子一样,打算等他们主动出城迎战?
那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了。
即便徐国那两派的将领想要出城迎战,有赵晖的命令在,他们就算平时再怎么瞧不起赵晖,也不敢在这种大事上面违抗军令。
之前南河军那一脉的将领,反驳赵晖那么激烈,到了这种时候也没有说什么。
而此时,联军兵营里,总兵力从八万多将士,已经减少到了四万。
三天时间里分出了一半的兵力,那些斥候却向赵晖汇报没有异常,不知道该说这些斥候不敬业,还是该说联军这边的计划太缜密。
接近十万人的兵营,每天需要的物资都是巨大的,除了平时离营准备物资可以分人出去之外,韩右鑫还亲自出营过一次,带的不是襄国的将士,而是大尧的将士。
百川道那边,有上万人的粮草护送队伍,这是韩右鑫早就安排好的,此时却起到了作用,在韩右鑫亲自下令后,这上万人的队伍把粮草送到兵营,又重新回到百川道返回。
只不过离开的人,从上万人变成了两万余人。
多出来的这一万人自然不是一次性离开的,即便徐国那边的斥候看到这一幕,也只会认为这些人是继续回去准备粮草了。
毕竟驻扎营地不是鹤城,鹤城有粮库,不需要再去运送粮草,但大尧跟襄国这边的联军兵营不行,必须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送粮草过来,不然大几万的将士,就要饿肚子了。
正是利用这些看起来非常正当的理由离营,才没有引起鹤城那边的斥候起疑心,即便赵晖隐隐已经发觉了不对,也为时已晚了。
第四日。
鹤城四周六座城池,同时遭到李逵王腾徐起等人的进攻。
这六座城池,其中只有两座是大城,但依旧比不上鹤城,另外四座,相对来说只能算是小城。
城与城之间,是有官道连通的,这些官道也被韩右鑫安排了将士镇守,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从鹤城出来的徐国将士。
其实每一座城池四周,都会围绕着一些村镇,有些村镇还具有相当的规模,如今这些村镇早就人去楼空了,为了躲避战火的侵袭,举家通过百川道迁徙到了另一边。
为什么攻城一定要李逵他们亲自去做?
因为他们此行都带上了火炮车,用火炮车来攻城的话,已经不是快准狠三个字能形容的了,总计二十门火炮,这次分出去了十五门,魏子诸只留下五门火炮车在兵营中。
不过魏子诸一早就交代过,攻城不需要着急,如果发现敌方的守军并不多,那在能不动用火炮车,且并不会出现较大伤亡的情况下,还是不用火炮车。
若可能会出现较大伤害,则直接动用火炮车。
第449章你会怎么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