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9章 先生走的路[2/2页]

千秋帝师 逗比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口。
      在叶青的授意下,立刻有侍卫取来笔墨,太子执笔,只等魏子诸作诗,太子便写下来。
      这等殊荣,一般人难以享受。
      看到叶青连笔墨都早就准备好了,魏子诸不由得无奈苦笑,脑子里也浮现出一些临别诗,可他记得的不多,想来想去,都没想到合适的,要不就是记不全。
      终于,他想到了一句很常见的,随后眼睛一亮,缓缓开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魏子诸语速不快不慢,像是在背诗,也的确是在背诗。
      但是在场中这些人看来,就像是魏子诸没怎么多想,就又做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哪怕早就听说大尧帝师文采惊世,可此时亲眼所见,包括周国公跟马国公两人在内,都有些惊愕。
      更多的人,则是瞠目结舌,被魏子诸的文采所倾倒,没回过神来。
      太子落笔。
      他眼中浮现出敬佩之意,看着自己写下的诗篇惊叹道:“好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先生,无论你身在何方,我们都不会忘记这师徒情分,妙极!只是这三秦五津,又是何地?”
      魏子诸脸色微微一僵。
      妈的,只顾着背诗,没想好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目的了。
      三秦自然是三秦之地,五津指的是川蜀之地,唐代时期岷江五个渡口的合称。
      但在这个时代,既没有三秦,也没有五津。
      好在太子刚疑惑的问完,叶起渠就咋舌道:“这还用问?当然是先生曾走过的地方,先生虽然年轻,但走过的路,不知道多长,否则岂会有这种远见?”
      “不过这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的是真好,父皇,我看这首诗,一样可入圣贤书院,不愧是出自先生之口,简直无一不是圣言!”
      叶起渠一通天花乱坠的马屁,拍得魏子诸又好笑又无奈。
      他肚子里的墨水可不多了,以后一定要尽量减少这种场面发生,别到时候让他作诗,背不出来了就尴尬了。
      已经当了圣贤,有了圣贤之名,可不能到时候毁了。
      太子一向温文如玉,虽然跟叶起渠时有拌嘴,但这次难得没有反驳,有些汗颜道:“是我没想明白,先生所走过的路,真好奇是怎样的波澜壮阔。”
      魏子诸听不下去了,朝叶青拱了拱手作揖道:“没啥别的事儿,我可就走了啊,以后有时间再来。”
      就像是跟朋友打招呼一样。
      四周的人都吓了一跳,连太子都觉得魏子诸是不是有点恃宠而骄了,就是仗着叶青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逐渐做出一些逾越的事情来。
      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知道多少朝廷重臣,曾经红极一时,位极人臣,最终的下场能有几个好的?
      大部分都是逐渐的迷失了自我,不知道姓甚名谁了。
      没想到叶青却一点也不介意,反而像是跟朋友一样抬手道:“那就预祝帝师一路顺风,我安排了一队人马护送,也有离国文书在里面,等把帝师安全送到大尧,他们自会返回。”

第359章 先生走的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