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什么出的问题,但为了活命又不得不吃下去。
      李海随即再次说道,“后来我们几家公司就改善了食品的质量,拉高了成本,可是这样做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亏本的。因为于氏集团那边抽成实在是太厉害了,每年的抽成都上涨百分之五,?到现在都已经到了百分之五十。”
      “我们公司成本比往年提高了十倍,倒是因为前几年暴利,之后几年的投入也算是吃老本。但近两年来,随着于氏集团的抽成,我们已经无法回本了。再加上于氏集团那边控制这我们的生产量,每次走私货物出去的量必须要达标。”
      听李海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这么说,目前的走私已经不是你们自愿的走私,而是成为了于氏集团强制性的控制了?”
      “没错,早两三年的时候,我们也是被于氏集团忽悠了。再加上我们做食品的确实很多质量也不过关,尤其是保质期这一块。在国内销售的时候,毕竟销售时间短,大家因为丰衣足食也没有大量存货的习惯。还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更不敢将日期乱改。”
      李海告诉我,其实食品本身的危害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走私运输卫生没有达标。
      再加上运输出去,当地的人都是喜欢存着东西,当成存粮。
      还有他们这边的日期在于氏集团那边经过再次的修改。
      明明是三个月到期的产品,却被他们改成了六个月。
      也就说,食品到六个月的话,尽管表面上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但因为温度和一些环境不同,完全隐藏了很大的危害。
      起初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直到那年李海和人到了当地去查看的时候,才知道食品的日期出了问题。
      大部分人因为保质期被修改之后,吃的都是过期食品。
      从那以后,这边就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包装,三个月的食品能够提高到五个月。
      为了防止日期被修改太多,所以他们的保质期上并没有修改依旧是三个月。
      可是,于氏集团从一开始多三个月的修改日期,却又更改了。
      李海他们这些做食品的能力有限,于是只能加大资金投入,完全换了个产品争取到了一些产品六个月到八个月的质量。
      也就是在这几年,那边的居民的食用食品得到了改善,可是他们这些人的公司也开始亏本经营了。
      我听完这些,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对商业里的事情,我了解的真的太少了。
      原本以为基层的倒闭也就倒闭了,而现在,李海他们的公司根本不敢倒闭,也不敢宣布破产。
      具体原因想想也知道,一旦宣布破产和倒闭,他们会被于氏集团盯上。
      既不想昧着良心去卖那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又没有办法一方面送钱给于氏集团,一方面又要行善似的出售那些食品。
      “容小姐,我公司已经开始贷款了。其他几家公司也差不多掏空了家底,再这样下去,我们支撑不了多久。”李海有些无奈又无助的看着我,“我要是知道走私会变成这样,我当年也不会贪图这些利益。现在我和我的女儿都不能团聚,其他的人也是提心吊胆的。”
      我明白李海的这种恐慌,因为他们跟于氏集团打交道多年了。
      如果不选择同流合污,于涛根本不会放过他们。
      哪怕是李海不敢跟家人团聚,大概只有他一个人比较幸运。他的女儿因为当年户口落户比较晚,索性就没有落户在他们自己户口上,要不然李宝儿也不会被容宸挑选上。
      “你们再坚持一段时间,这件事我会考虑的。”光是李海这么说,我也不能全然相信。
      不管说的多么真实,我都需要去查清楚是否是这样。
      他口中说的C女士,应该就是指的陈雪。
      说起来我对陈雪也不太了解,不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在商业界内,真正在利益面前可以做到不同流合污的人又有几成呢?
      李海跟我说完这些后,他便离开了。
      我看着桌子上几个凉透的菜色也没了胃口,站起身去结账离开。
      关于李海公司产的产品都是没有商标的,只有一个纯白包装,而且出售的那些地区,也没有什么人关注。
      当地的相关部门并没有理会这些事情,毕竟有出口食物到他们地区去,是不会拒绝别人来养活他们领土的人。
      我想要去核实这件事,就得让人去这些地区走一趟。
      可是杨菲走不开,阿云又在休养身体,顾容又是作为一个哑巴不方面介入这些事情中来。
      难道我自己去吗?
      我要是自己去了,于涛那边很容易察觉到我的行踪,这样一来很快就会知道我的目的。

第241章 利益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