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一开,门外是一个佝偻着身形的老妪,灰白的袍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还提着一只不小的麻袋,挺吃力的。待到她进了门,三儿有些疑虑地问道,“您真的是我们的姑奶奶吗?怎的没听提起过?”
那老妪坐定,喘着气,环视着这屋里的四个孩子,看了一眼四儿和小五,随即咧嘴一笑道,“正是,我本是你们祖父的亲生妹妹,早年嫁到潭州,不知你们搬家至此地,今日才寻得,所以来看看你们。”小六儿用眼睛看着那麻袋,好奇地道,“姑奶奶,这麻袋装的是什么?很沉吗?”姑奶奶呵呵笑道,“是干粮,这一路山高水远的,我一个孤老婆子,没有盘缠,只能带点干粮充饥,都是些粗食,你想吃,来我拿给你!”
三儿急忙拦住妹妹,呵斥道,“怎的这样嘴馋,伸手要吃的?娘亲平日里教训的全忘了吗?”随即地那姑奶奶道,“您老莫见怪,小六不懂事,这干粮,您老自己留着吃便是了。”
小六儿嘟着小嘴,对姐姐说道,“我也没要。”姑奶奶看着小六儿,嘿嘿冷笑了几下。
那晚等了很久,小六儿已依偎在姐姐的身边睡着了,但是母亲山桃以及大哥、二哥,始终没有回来。三个孩子谁也没睡,听着远处不断传来的狼嚎声,那姑奶奶倒是睡得踏实,躺在床角里呼呼大睡,鼾声震天。
直到天亮,娘亲和大哥、二哥仍然不见踪影。胡乱地吃了早饭,三儿决定出去找找,但真的留下弟弟妹妹在家,还真的不放心,毕竟那个来路不明的姑奶奶,一张阴郁郁的脸,让人着实不放心。
这时,四儿说道,“三姐姐,你带着小五、小六去寻找母亲吧,我留在家里。”想想,那时的四儿虽才十岁,但是生的强壮高大,平日里哥哥们还开玩笑说他是黑小四,留他在家倒是放心,小六儿虽年幼,但是认路的本事是哥哥姐姐们不及的,带上她必然不会在山里迷路。
用过早饭,三儿带着小五和小六出门了,四儿立在大门处望着,那姑奶奶在窗前向外张望,眼睛里放着?人的光……
四儿送走了那三个孩子,自己回屋去了,却正看见那姑奶奶在打开麻袋……他慢慢走过去,姑奶奶对着他回过头来,口袋也打开了,里面竟然全是带皮折骨的残尸……
四儿惊慌地举起了猎刀……
伴着四儿一声怒吼,一点血腥落入水缸内,飘摇不散,随即一连串悲惨的惨叫,最后,是大嚼特嚼的声音。
……
三儿和小五轮流背着小六儿,三人在山里穿行,沿着娘亲平日里去市集的路寻找过去,一路却是没有踪迹,她们只能又从原来的路向回走,三儿背着小六儿,小五用猎刀探路,忽然,眼尖的小五从地上发现了一个破损的灯笼,他拾起来,仔细看,正是昨夜大哥和二哥昨夜带着的。
那灯笼只是破了,里面的灯油撒了,却没有烧着的痕迹。似乎这灯笼是在一时间就被大风吹灭一般……再看,附近有零零星星的血迹,三儿不由有些急了,难道是大哥、二哥遇上了野兽不成?
想那大哥、二哥,已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了,平日里在山里打猎,夜里回来也是有的,怎么这回就遇上了野兽?小六儿害怕的哭了起来,小五四下寻找,除了零零星星的血迹,没有发现残破的衣裳,也没见得尸体,就是附近连草木都没怎么杂乱,就像这两个健壮、机敏的山里少年,连挣扎也没有挣扎,就被一个野兽一口叼走,只是流下了一点血迹……思前想后,三儿头上流下了汗水,想那大哥、二哥定然是遇害了,她不由喊了一声,“糟了!小五,我们快回家!
卷三:食童妪(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