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pe,全称是nonpracticingentities,中文名称叫作,非专利运营主体。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
      这种公司、机构或个人,主要打交道的东西就一个。
      专利。
      不过,和一般的科研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生产发明专利截然不同的是。
      这种公司本身,是不负责生产注册专利的。
      仅仅只是占个专利的坑而已。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专利流氓。
      或者,专利海盗。
      他们专门靠发律师函,来敲诈勒索世界知名的大公司。
      至少顾修知道的。
      能够叫得出名字的科技公司,基本上都遭遇过npe的毒害。
      后世的苹果、微软、谷歌、华为、三星……
      基本上每一家。
      都曾经向npe类型的机构里面,支付至少千万米刀为单位的资金。
      以求平安。
      当然,这并不是说,npe就是什么违法犯罪的,事实上,npe本身是属于合理合法的存在的,甚至连灰色地带都不算。
      这导致的就是,往往法律上,基本都站在他们那边。
      所以。
      他们是专利海盗,但却是合法的专利海盗。
      顾修被海外游戏公司抄袭模仿,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
      无意之中。
      就想到了npe这种更加先进,更加高端,甚至更加合法的东西。
      他还开始思考起,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而随着他对npe机构现状的了解,顾修惊讶的发现,npe这种后世基本上已经被占满的产业.
      在如今这个年代,却有着空前的发展空间。
      虽然如今依旧有人干这种买卖。
      但显然。
      大多数的npe机构的敛财方式还很原始,甚至没有太多的技巧在其中。
      在顾修看来,这些人简直就是在浪费自己手里的专利。
      其实说起来。
      npe的模式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难度,甚至其中的逻辑,可以说简单的令人发指。
      简单解释起来,就是收购专利,然后等待别人侵权。
      再然后,就向侵权公司发送律师函。
      通俗来说,其实就是碰瓷大公司。
      因为往往他们会开出天价索赔,最后双方互相砍价,最后再拿到一笔可观的收益。
      当然。
      这其实是最基础的。
      实际操作起来,自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是专利的收购,想要买到价格不高,而且还非常大量的专利,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机会。
      其次,是对象的选择上。
      选择的对象,肯定得是那种巨有钱的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这里面也有问题。
      上诉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跨国上诉更是动辄三年五载,特别是这些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
      法务部就能拖到你死为止。
      所以除了目标选择方面,还有时机的选择方面也一样非常关键。
      往往npe机构在开始动刀的时候,会选择某些大企业的关键时期,比如新品发布、公司上市,或者什么要紧时刻开始动刀子。
      因为这些时候,很大程度能够影响到目标公司的正常业务。
      特别是一些新品发布的科技公司。
      甚至可以限制其新品时间。
      推迟上市。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无论是苹果还是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很多时候都得捏着鼻子支付天价赔偿款的原因。
      这越想,顾修就越觉得。
      这事可以搞!
      因为这个能赚的,可不是短期利益,而是长期收益,甚至十年二十年后,依旧能够持续盈利。
      甚至。
     

第295章 如何赚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