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7章 悲催的公屋计划[2/2页]

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地狱伯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很多消防员到场救火,但接驳水源及拖喉到火场遇到困难,火场的高温令消防员难以靠近射水灌救,而且不断有起火的木屋倒塌,进入火场内也有被困的可能,只能在火场外围阻止火势向外蔓延。
      因为风向再三转变,导致火屑四散,点燃更多木屋。到晚上11时10分,整个白田村已被焚毁,不论是木造或石造的房屋,都一律化为灰烬,火场四周一片残垣败瓦。
      由于火势一度焚向深水?洞笃业溃?浇?募味俟?尽⒗侄脊?⒑蜕钏?洞蠓沟暌残枰?浔福??柚够鹗平?徊铰?拥骄帕?械哪疚萸??斐筛?笤智椋??涝庇谑窃诰帕?械纳缴献杞鼗鹜贰
      这场石硖尾大火,涉及多个木屋区,包括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石硖尾村、窝仔上村、窝仔下村及大埔村,灾场广及41英亩。
      这场大火历时6个小时才受控,仅仅造成3死51伤,烧毁木屋2580房,大约12000多个家庭合共58203人便成灾民,无家可归。
      之后,港府在火灾原址再兴建29栋六至七层高H型的徙置大厦,供灾民入住,其中第9座至12座是由联合国拨款建成。
      自此之后,香江的房屋政策也出现根本改变,港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为低下层市民提供住屋福利,房屋署也相继成立。
      无独有偶,1961年,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地政府独立三年,还尚未建国,河水山寮屋区同样发生了一场大火灾。
      1961年5月25日下午,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河水山寮屋区,火势迅速蔓延,一直烧到了第二天早上。
      由于当天是哈芝节,而许多消防员和警员都休假,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国皇家陆军派了1000名士兵到场协助疏散人群,新加坡出动了22部救火车、20名消防官和180名消防员。
      河水山寮屋区的大火,造成2800所房屋焚毁,15694人无家可归,其中一半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李耀光开始拆迁大量木屋区,发展组屋和新市镇,这场大火同样催生新加坡公共房屋政策的出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阐述了新加坡政府公共住屋政策的核心思想。
      香江的住房问题自然更加的麻烦,这几年涌入香江的人口数不胜数,麦乐浩总督之前制定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压根无法解决不断涌入的难民。
      好吧,也不知道谁制定的政策,对面边关在不断的放水,这是想要香江的人口突破千万,到时候直接改朝换代吧。
      根据房屋署年初的统计,香江大约有62万木屋居民,大约15万个家庭住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木屋之内。
      根据港府的政策,在香江居住满10年才具有申请入住公屋资格,香江的土著是不缺住房的,其实也都是为以前的难民修建的。
      今年3月31日,第一期居者有其屋一共提供了8千多个不到200尺的住房,但是却收到35818份家庭申请。
      麦乐浩当时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恐怕已经哭晕在厕所了吧,修建公屋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涌入难民的数量。

第1367章 悲催的公屋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