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爹地,这个寻呼机什么时候能有中文啊?”泽安问道。
      “还要等上几年的时间吧,现在存储条件还是达不到支持中文要求,中文寻呼机现在也没有什么市场。”何宇解释道。
      风云社倒是和全球不少寻呼机网络供应商达成了合作,新闻、股市、天气预报等各种增值信息还是很受欢迎的。
      香江在1970年开始推出了传呼业务,call机售价高达6000港币,月租费用200港币,现在的用户也不超过3000多人,谁用的起这玩意啊。
      宝岛在去年也开始推出了传呼业务,估计那用户连5000人都不到,这玩意完全是在亏钱运营。
      日本倒是在1968年开始提供寻呼机业务,现在的用户大概也就150万人左右,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也是全球唯一盈利的公司。
      “何宇君,这是我们研发的模拟蜂窝网络系统,现在在进行最后的完善,预计三个月就可以试用,,,”
      何宇拿起手里的摩托罗拉手机,随后向丸之内的东方大厦打起电话,通信的信号、频道、音质等等还是很不错的。
      “很好,等相关的专利申请下来,也可以对外发布这个消息了,可以在大阪、名古屋、京都建立几个测试基站,,,”何宇满意说道。
      何宇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史还是很了解的,如今差不多四十多年的时间,也要终于从0g迈入1g时代。
      移动通信早在二战期间就开始应用了,美国通信兵背着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的便是移动基站和电话。
      摩托罗拉scr系列对讲机在二战取得了巨大成就,率先向世界展示了无线通信的神奇魅力,这也激起了各个国家对无线通信的研发。
      战后的1946年,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将无线收发器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正式推出了用于民用的mts移动电话服务。
      在mts中,如果用户要拨打电话,则必须首先手动搜索空闲的无线信道。如果获得频道,用户将先与运营商接线员交谈,要求对方通过pstn网络建立第二个连接。
      整个呼叫使用半双工方式,即同一时间只有一个通话方可以讲话,通话时,用户必须按下电话上的“按键通话”开关。
      美国随后又推出了车载电话,巨大信号收发器基本把汽车后备箱塞满,车载电话也渐渐被各大汽车公司引入。
      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研究员道格拉斯·h·林格率先提出了“蜂窝电话”的概念,标志着电信行业发展的开始。
      他认为,与其盲目地增加信号传输功率,不如限制信号传输范围并在有限的区域内控制信号更好。
      不同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而不会互相影响,从而增加了系统容量。尽管蜂窝电话的想法非常好,但当时存在许多限制,贝尔实验室只能将其作为创意摆在架子上。
      1969年,美国推出了一种改进的mts车载电话系统,imts支持全双工,自动拨号和自动频道搜索,并且可以提供11个频道,技术得到质的飞跃。
      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电信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当然是贝尔实验室和摩托罗拉实验室,双方都想抢先一步研发出真正的移动手机。<

第1298章 1G诞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