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有几个节点应该连着美国的国防部和重要军事基地吧。
从某种意义上,阿帕网是美苏冷战的产物,6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几年前,古巴发生了核导弹危机,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很快升温,核毁灭的威胁也过于恐怖。在美国对古巴实行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也随之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
美国高层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将决定军事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依赖于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计算机中心互联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果美国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军事指挥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美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核武器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
阿帕网起源于军事领域,也是为军方秘密服务的网络,后来因为数据传输和共享的便利性也才开始极速发展起来。
“真是厉害,要实现数据封包交换的难度可是很大的,要是全球能够连接起来,那工作和科研也就方便了许多。”何宇称赞道。
何宇想想还是很激动的,明年阿帕网开始扩张,1973年,阿帕网将开始国际化发展;1984年,阿帕网成为互联网;1986年,全球开始铺设海底光缆;随后,美国开始分配IPv4的根服务器。
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这就是局域网;整个城市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这就是城域网;在城市之间铺设光缆,城市之间连接起来,这就是骨干网;这些骨干网在全国互联,然后和国外的网络连接,这就是牛逼的互联网。
互联网还有十多年才能发展成型,不但要建立大型的骨干网,还要完善各种网络协议,也是麻烦的很。
九点的时候,研究室的计算机专家也开始忙碌起来,半小时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中心率先连接到通信卫星,随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纷纷连接上通信卫星。
十点的时候,研究中心响起了欢呼声,四所大学的大型计算机成功的实现连接和数据共享,全球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
何宇也跟着鼓掌起来,尼玛,美国的技术真的太发达了,何宇见证了历史的一刻,见证了阿帕网的建立,深感与有荣焉。最少有数千或过万计算机专家为阿帕网服务吧,除了美国能建起来全球也就没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何宇在大型计算机上也操作了一番,unix系统还是比较流畅的,IMF数据库和压缩软件的问题都不是很大。
何宇也明白了国防部邀请自己来斯坦福大学的目的,阿帕网虽然建立了,但是现在的兼容性还不是很好,何宇旗下的软件公司要跟着阿帕网继续优化兼容。
随后,众人商量起unix系统、C语言和IMF数据库兼容升级的问题,香槟庆祝过后,何宇和吉斯利·加菲尔德、鲍勃·埃里森带着几个磁带也离开了斯坦福大学。
今天不错,见证了历史一刻。
第376章 阿帕网建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