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进攻苏联试试啊。
“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现在历时约7年,耗资165亿美元。美国可是为了登月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以算得上举全国之力了,美苏争霸可是全球关注的大事。阿波罗计划可是占了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阿波罗计划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了登月任务,辅助任务都是准备了数年: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从1961年开始到1965年结束,共发射9个探测器,探测器曾多次发射失败;勘测者号探测器计划,从1966年开始到1968年结束,共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从1966年开始到1967年结束;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从1965年开始到1966年结束,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进行医学—生物学研究和操纵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和进行舱外活动的训练。”
两女听着何宇的解释,也了解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难度,毕竟有好几次发射失败死了不少人呢。
“那苏联呢,现在可是美苏太空竞赛呢。”冉秋叶问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俘获大量德国火箭技术及人员,太空竞赛就以导弹为主的核军备竞赛拉开了帷幕。1957年10月,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的轨道运行使苏联此次赢得了胜利。1961年4月,尤里·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成员,使苏联再次打败美国,,,”
何宇解释起太空竞赛的经过,大部分资料报纸介绍的还是很详细的。
“德国人真是聪明,太强大了。”两女赞叹道,果然不愧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这样被分割了也挺不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结束时,苏联、英国和美国的军方和科学部门开始了对设在德国佩内明德的火箭项目的资料和技术人才的激烈的争夺。
美国收获最大,他们带走了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组件,美军在投降的德国人的协助下很快的将找到的零件与相关文件运走。稍后抵达的英国坚持要取得已经组装完毕的火箭,因此最后只拿到数枚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英美两国取走,苏联对此十分不满,只好将剩下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这样说来,在人才争夺战中,美国成了最大的赢家,难怪美国的科技这么发达。”娄晓娥说道。
“唉,这美苏争霸影响的全球都不太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冉秋叶感慨说道。
“世界两极格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全球多少国家都主动和被动的参加到战局,恐怕没个几十年都结束不了。”
第299章 太空竞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