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美国政府意识到交通对于促进人民交流和经济融合的巨大意义,咬咬牙决定修建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枢纽。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
      东部的地势以平原为主,而西部面临的多是巍巍重山、气候恶劣。从西部往东的路段,一开始便是最艰难的工程,在他们的前面是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最初的40英里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必须建设50座桥梁和10多条隧道。施工条件极为艰苦,开工没多久,几百名工人偷偷溜走,加入到淘金的行列中,缓慢的进度使得工程承包商面临破产的危机。
      起初,对于负责西段的中央太平洋局来说,找筑路工似乎并不难,有大批的爱尔兰人每天随船抵达旧金山。但这些人根本无法适应危险且令人疲惫不堪的修路工程,酗酒、斗殴、持续性的要求增加薪资,工程进展之慢,导致两年之内只铺设了仅仅50英里的铁轨,此外,白人工人还不断罢工。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高管克劳克建议雇用华工,此后成千上万的华人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华工从香江坐船出洋,到夏威夷要56天至75天,到加州要75天至100天。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轮船公司把每船运载量增加到极限,甚至在本已狭窄低矮的船舱中再加夹层,最后留给每人的空间只有一尺多。他们既缺乏空气、阳光,也缺少淡水、食品,许多人因此闷死、渴死、饿死、病死、被打致死或自杀身亡。当年运载华工去美国的船只,曾有4船共载2523人、途中死亡1620人的纪录,死亡率高达64.21%!
      在工程中,华人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华工在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然而令人愤慨的是,华人在当时受到了酬金微薄、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
      1865年底到1866年初,接连5个月的暴风雪使雪崩频繁发生,有时候整个营地的华工都被埋没,几个月后,冰雪融化,人们才找到遇难华工的尸体;1866年冬,在塞拉岭通道施工中,有500到1000名华工死于雪崩;1868年,工程延伸到内华达山,美国人把这段铁路称为“内华达山上的长城”,约有1000名华工死在这里。
      太平洋铁路,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
      几位华人保镖听到何宇的讲述很是气愤不甘,我们华人吃苦耐劳不畏生死的修通了太平洋铁路,结果美国就是这样卸磨杀驴甚至出台法律排挤打压华人。
      “美国的资本家和政客都是一些狼心狗肺东西。”不少保镖骂道。
      “走吧,先回酒店休息,明天再去唐人街逛逛。”

第263章 抵达旧金山[2/2页]